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曾家》
《重过曾家》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冰肌仍带雪,霜鬓更逢梅。

花是去年白,人知何日回。

一杯临老客,三度隔墙开。

无计就君住,明朝还复来。

(0)
鉴赏

这首诗《重过曾家》由明代诗人李贽所作,描绘了诗人再次拜访旧友曾家时的感慨与情感。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冰肌仍带雪,霜鬓更逢梅”以“冰肌”和“霜鬓”为喻,分别形容女子肌肤的清冷如雪和男子鬓发的斑白如霜,通过对比展现出岁月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接着,“花是去年白,人知何日回”一句,将自然界的花朵与时间的流转联系起来,暗示着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花是去年白”既指花的颜色未变,也暗含了对时光不变的讽刺,而“人知何日回”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追问。

“一杯临老客,三度隔墙开”描绘了诗人与老友相聚的场景,虽是简单的聚会,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这句中的“一杯”不仅指酒杯,也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慰藉。“三度隔墙开”则可能是指多次相访,或是多次的离别与重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无计就君住,明朝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无法留住时光,只能期待未来的重逢。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情绪。

整体而言,《重过曾家》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闺门诗三首·其三

晨光入幽户,手织回文书。

闻古有双鲤,为人致区区。

书成立江边,天寒渺无鱼。

微怀既莫致,惨惨何由舒。

归来更无语,怅望庭花疏。

(0)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

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

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泠泠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

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

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

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

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

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

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

心斋自厌荤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

薰然蓄积为德馨,表里绝尘无与比。

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0)

重五·其二

记得山居暑服轻,石榴低照酒尊明。

綵茸花里占诗句,角黍盘中脱锦绷。

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药懒能行。

谩令门外篸蒿艾,且免炎乡瘴疠生。

(0)

赠传神者

我向无中生出妄,君从妄里却求真。

葫芦可画虽依本,阿堵知君画不亲。

(0)

萧山老儒余志宁求拙庵诗为赋之

纸窗竹屋闭幽深,古木檐头对好阴。

大巧家风祗如此,世人何苦用机心。

(0)

绿净轩

小小轩窗冷逼人,竹无俗韵水无尘。

正如芦苇潇湘浦,不见樊然花柳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