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想建安盛,西园飞盖游。
初筵会才雅,今夕继风流。
月伴昏星出,云随晚吹收。
老生于此兴,不减庾荆州。
缅想建安盛,西园飞盖游。
初筵会才雅,今夕继风流。
月伴昏星出,云随晚吹收。
老生于此兴,不减庾荆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文彦博在金宿楼之上,仰望明月,思绪飘向了历史的长河,缅怀建安时期的繁华与文人雅集的盛况。诗中以“西园飞盖游”勾勒出那个时代文人聚会的热闹场景,通过“初筵会才雅,今夕继风流”表达了对古人风华的追忆与敬仰。接着,“月伴昏星出,云随晚吹收”细腻地描绘了月夜景色,月光与星辰相伴,云彩随着晚风渐渐散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老生于此兴,不减庾荆州”则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面对如此美景,心中激荡的情感并未减退,仿佛与古代文豪庾信有着相似的感慨与共鸣。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古人风范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二七月皎皎,三五云沈沈。
终然露半璧,亦复牵孤吟。
夜久群动息,唯有寒蛩音。
长年重节序,感慨非独今。
平生自负气雄豪,落笔文词涌怒涛。
蚤岁贤关几雁塔,暮年花县未牛刀。
凛然风义谁能并,伟甚衣冠众所高。
我欲临风新执绋,忍于绘事看青袍。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