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宗郎中中秋不饮》
《次韵和宗郎中中秋不饮》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0)
注释
暮烟:傍晚的炊烟。
玉盘:比喻明亮的月亮。
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银潢:银河。
綵衣:色彩艳丽的衣服,常用于宴会或节日。
残樽:剩酒的酒杯。
翻译
暮色中的炊烟渐渐消散,如玉盘般的月亮升起,夜晚的天空格外晴朗。
云层断裂,露出远处的三座山峰,呈现出深紫色和翠绿,星空稀疏,万里无云,显得天空清澈明亮。
低矮的屋檐下,洁白的月光照耀,仿佛有千寻之高;银河在上,一片清冷的光辉。
幸好有华美的彩衣可以让人沉醉于舞蹈,即使只剩残酒,深夜里也要再举杯畅饮。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和宗郎中中秋不饮》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佳节的欢庆之情。首句“暮烟收尽玉盘生”,以“玉盘”比喻明亮的圆月升起,形象生动,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皎洁。接着,“是处同欣此夜晴”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之夜共享晴朗的喜悦。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两句,通过描绘云层散去后,三座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青翠,以及星空万里清澈如洗,进一步渲染了中秋夜空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紫翠”、“湛虚明”等词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写月光洒落红帘之上,映照出一片洁白,与银河并列,展现出天地间清幽的氛围。最后一句“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诗人借酒助兴,身着彩衣翩翩起舞,直到深夜仍不愿停杯,体现了中秋佳节的欢乐气氛和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与众人共度佳节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题人新斋

夷门别业在西郊,新筑高斋对泬寥。

树好墙阴常冉冉,竹深檐籁日萧萧。

寻花路僻过桥去,留客灯昏带雨烧。

共爱幽栖真率意,门前时见有停桡。

(0)

题半塘陆仲子新居

好是幽人宅,偏于水木便。

天然松障子,宛在竹窗前。

晚照留僧阁,茶香到客船。

埙篪方比舍,曲罢又闻弦。

(0)

残腊

残腊尚几日,新晴暄气来。

遥知早梅意,欲傍岁朝开。

十载青芝路,千山白雪堆。

扁舟系门柳,独往兴悠哉。

(0)

述梦

亭亭缟衣人,山头坐凉月。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

(0)

无隐上人庭中有枯树根缀以杂花草蒙茸可爱因为写生戏题一诗

山中枯树根,偃蹇蚀风雨。

久与土气亲,生意于焉聚。

随手植花草,蕃息如出土。

月下垂朱实,春罗剪红缕。

或苔如错绣,或藤如结羽。

纷然灿成致,位置疑有谱。

吾画能写生,写生不写形。

此景良可惜,吾手亦不轻。

以画易此景,请言平不平。

世人不贵真,贵假贵其名。

吾画能不朽,此景有衰荣。

莫言常住物,只许供山僧。

(0)

邹县道中

日出邹县东,风清峄山下。

沙路软于绵,驴蹄滑如泻。

花村一抹过,山势转欲罅。

澹荡客子心,劳歌从可罢。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