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这首宋诗《次韵和宗郎中中秋不饮》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佳节的欢庆之情。首句“暮烟收尽玉盘生”,以“玉盘”比喻明亮的圆月升起,形象生动,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皎洁。接着,“是处同欣此夜晴”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之夜共享晴朗的喜悦。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两句,通过描绘云层散去后,三座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青翠,以及星空万里清澈如洗,进一步渲染了中秋夜空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紫翠”、“湛虚明”等词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写月光洒落红帘之上,映照出一片洁白,与银河并列,展现出天地间清幽的氛围。最后一句“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诗人借酒助兴,身着彩衣翩翩起舞,直到深夜仍不愿停杯,体现了中秋佳节的欢乐气氛和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与众人共度佳节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山中枯树根,偃蹇蚀风雨。
久与土气亲,生意于焉聚。
随手植花草,蕃息如出土。
月下垂朱实,春罗剪红缕。
或苔如错绣,或藤如结羽。
纷然灿成致,位置疑有谱。
吾画能写生,写生不写形。
此景良可惜,吾手亦不轻。
以画易此景,请言平不平。
世人不贵真,贵假贵其名。
吾画能不朽,此景有衰荣。
莫言常住物,只许供山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