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缟衣人,山头坐凉月。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
亭亭缟衣人,山头坐凉月。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述梦》。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神秘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探索。
首句“亭亭缟衣人”,以“亭亭”形容女子的姿态高雅端庄,“缟衣”则暗示其穿着白色衣物,营造出一种清冷、纯洁的氛围。接着“山头坐凉月”,将画面推向一个更为宁静的背景,山峰之上,一轮凉月悬挂,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清凉与孤寂之感。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这一句转折,仿佛是女子在月光下向诗人发出邀请,但距离虽近,却难以跨越,暗示了某种不可言喻的距离或障碍,或许是对情感的追寻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女子之间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明显的相互怜惜之意,却又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心神恍惚,难以确定彼此的真实关系。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最后两句,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困惑与烦恼,似乎找不到任何凭据来解释或解决这些情感上的纠葛,只能在黎明时分,将内心的烦忧释放出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界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徘徊的心境。
远地穷乡口腹殊,居然孤客莫随渠。
路旁施采尖头蓼,江上争寻胀肚鱼。
野葛可尝虽是惯,马肝不食未为疏。
此生馀日皆君赐,饘粥充饥自有馀。
银烛光中万绮霞,醉红堆上缺蟾斜。
从今胜绝西园夜,压尽锦官城里花。
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
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
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
昊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
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
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
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
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
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誇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
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
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
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异世誇嫱施。
造化无情宜一槩,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
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
但应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洛阳牡丹图》【宋·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誇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异世誇嫱施。造化无情宜一槩,偏此著意何其私。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应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https://shici.929r.com/shici/w3l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