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诏重修太学诗》,表达了对儒家学术的尊崇以及对太学重建的赞美。首联“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追溯了汉代重视儒学的传统,将太学比作古代学校的典范,体现了朝廷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描绘了新建太学的壮观景象,工匠们齐心协力,敲击石杵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期待。"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太学建筑的华丽,仿佛云彩般耀眼,璧水环绕,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赞美了太学学子们的礼仪风范,如同鲁国的君子,品德高尚如同周代的贤人。"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进一步强调了太学中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礼乐教化的严谨。
最后,“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表达诗人个人的愿望,希望能参与到这样的学术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欧阳修对于教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
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
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
至今二千载,为说弥不磨。
脱若荀卿语,黔首长荐瘥。
人当自相食,白骨高嵯峨。
岂能若今者,治化方纷罗。
以兹推人理,前路知无他。
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
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
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
所忧天演涂,争竞犹干戈。
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
皇人未受谷,荆棘悲铜驼。
黄炎日以远,涕泪双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