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蓼亦谓之辣蓼误食往往杀人又春水肥时河豚鱼极贱二物郡人所酷嗜也作诗自戒河豚本草一名胀肚鱼》
《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蓼亦谓之辣蓼误食往往杀人又春水肥时河豚鱼极贱二物郡人所酷嗜也作诗自戒河豚本草一名胀肚鱼》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远地穷乡口腹殊,居然孤客莫随渠。

路旁施采尖头蓼,江上争寻胀肚鱼。

野葛可尝虽是惯,马肝不食未为疏。

此生馀日皆君赐,饘粥充饥自有馀。

(0)
注释
远地:偏远地区。
穷乡:贫穷的乡村。
口腹殊:饮食习惯特殊。
居然:竟然。
孤客:孤独的旅人。
渠:他们。
施采:采摘。
尖头蓼:蓼草的尖端。
争寻:争相寻找。
胀肚鱼:能填饱肚子的大鱼。
野葛:野生葛根。
可尝:可以食用。
虽是惯:虽然常吃。
马肝:马的肝脏。
未为疏:不算罕见。
此生馀日:余生的日子。
皆君赐:都承蒙您的恩赐。
饘粥:稀粥。
充饥:满足饥饿。
自有馀:绰绰有余。
翻译
遥远偏僻的地方饮食习惯独特,我这个孤独的旅人不要随从他们。
路边有人摘取蓼草尖端的果实,江边的人们争相寻找能填饱肚子的大鱼。
虽然野生葛根常被当作食物,但不吃马肝不算少见。
这一生剩下的日子都承蒙您的恩赐,粗茶淡饭也能满足我的饥饿。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作者在偏远穷困之地的生活体验,感叹当地饮食条件艰苦,自己作为孤独的旅人,不得不适应这样的环境。诗人描述了路边采摘的尖头蓼(一种有毒的野菜),以及河豚鱼(当地人因价格低廉而大量食用,但因含毒素需谨慎)的场景,以此自警。

诗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地方风俗,以及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他虽然习惯于野葛的滋味,但对于可能致命的马肝并未轻易尝试,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最后,诗人感激这些经历给予他人生的磨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满足,体现了他的豁达与感恩之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揭示出人生的况味,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赤嵌竹枝词·其九

出草番儿每拍肩,踏歌欢饮不知年。

伊尼无数惟功狗,贸易还徵贌社钱。

(0)

白燕

为嫌故国衣乌衣,换淡妆来觉昨非。

杨柳絮缠银剪试,梅花粉抹玉钗飞。

雪迷帘外浑难觅,月照梁间讶未归。

欲报吉祥喧喜语,无如人识鸟音稀。

(0)

宿阿公店

数间茅店抱村孤,多少征尘向晚投。

犬惯迎人如问信,鸡何逐客太狂呼。

更阑篝火喧初寂,夜半炊烟馔又铺。

物色英雄谁只眼,不如濯足且倾壶。

(0)

感慕别母

十载羁宦身,经年别慈母。

问安藉双鱼,奉侍赖子妇。

母氏多圣善,爱我情独厚。

念我微露沾,勖哉慎操守。

奈何岁乙未,汉家珠崖负。

人心皆恐惧,纷纷皆避纣。

母子难俱逃,东望徒回首。

感叹每涕零,莫赎百年咎。

方悔不如农,犹得耕陇亩。

但知菽水欢,不作牛马走。

母容常彷佛,母音如出口。

中视梦母来,顾盼呼某某。

誓将奉母归,晨夕随左右。

儿读母必怡,母然儿放否。

缅怀倚闾时,寸心复何有。

(0)

新月

三五称佳夕,清辉自昔闻。

今看新月早,已觉夜光分。

无力穿疏幔,如钩隐暮云。

却疑墙角上,花影欲纷纷。

(0)

閒居杂咏·其十六

霜寒黄叶地,日暮碧云天。

坐爱斜阳景,晴岩起夕烟。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