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
堂堂徒尔奇,堂堂徒尔忧。
不见膏与兰,煎燔祗自休。
勿以不遇故,弃捐经与史。
勿以势利故,弃捐廉与耻。
勿以行役故,弃捐山与水。
谓夜未遽央,已复明星明。
仰视何煌煌,白露忽沾裳。
怀人搅余心,何以勿永伤。
江北亦为客,江南亦为客。
为客多偪兀,何以安所适。
上有君与亲,下有妻与息。
在山则种榆,在隰则种蒲。
马牛必维娄,舟航必繻袽。
富贵富贵友,贫贱贫贱徒。
岁月来者多,江湖逝者远。
所得不可逝,所期不可返。
幸此世累轻,归去衡门偃。
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
堂堂徒尔奇,堂堂徒尔忧。
不见膏与兰,煎燔祗自休。
勿以不遇故,弃捐经与史。
勿以势利故,弃捐廉与耻。
勿以行役故,弃捐山与水。
谓夜未遽央,已复明星明。
仰视何煌煌,白露忽沾裳。
怀人搅余心,何以勿永伤。
江北亦为客,江南亦为客。
为客多偪兀,何以安所适。
上有君与亲,下有妻与息。
在山则种榆,在隰则种蒲。
马牛必维娄,舟航必繻袽。
富贵富贵友,贫贱贫贱徒。
岁月来者多,江湖逝者远。
所得不可逝,所期不可返。
幸此世累轻,归去衡门偃。
这首元代张翥的《堂堂》诗,以“堂堂”二字开篇,反复咏叹,寓意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诗人早晨还豪情满怀地吟唱,傍晚又因忧虑而低吟。他感叹即使人生显赫一时,也终将面临困境,如同膏兰被煎熬,徒然消逝。他劝诫人们不要因为遭遇挫折就放弃学习经典,也不要因势利而丧失道德底线,更不应因忙碌而忽视自然的美好。
诗中“白露忽沾裳”象征时光易逝,引发对亲人的思念,诗人感慨自己漂泊南北,生活艰难,但家中仍有亲人等待。他强调无论贫富贵贱,都要珍惜眼前人和事,因为岁月匆匆,所得无法挽留,期待的事物也无法回头。最后,诗人庆幸自己能看淡世事,希望能回归简朴的生活,过上宁静的日子。
整体来看,《堂堂》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价值坚守的思考。
楼愈高兮世愈遥,平壤兮层霄。
松遇风风遇松兮,信美而弗超。
笙籁兮云陂,波涛兮雪川。
梦已隔而弗闻兮,矧浮尘之入飞烟。
楼安得兮袤阜,松安得兮穹岩。
大分有终兮大空无终,斯时有群仙之是从兮,它时无一人之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