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犹嫩,又匆匆二月,正当二日。
铁马丁东惊晓梦,起坐不寒而慄。
声打窗纱,光浮帘幕,微雪生虚白。
披衣启户,春情如此萧瑟。
挥鞭走马官衙,槐厅清冷,更觉添颜色。
潇洒琼花风外舞,不见梅花消息。
薄薄银光,纤纤玉屑,难得圆成璧。
御河清浅,飕飗波面风急。
春光犹嫩,又匆匆二月,正当二日。
铁马丁东惊晓梦,起坐不寒而慄。
声打窗纱,光浮帘幕,微雪生虚白。
披衣启户,春情如此萧瑟。
挥鞭走马官衙,槐厅清冷,更觉添颜色。
潇洒琼花风外舞,不见梅花消息。
薄薄银光,纤纤玉屑,难得圆成璧。
御河清浅,飕飗波面风急。
这首《百字令》描绘了二月二日微雪初降的清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特有的清新与寂寥。
首句“春光犹嫩,又匆匆二月,正当二日”,点明时节与时间,春意虽未浓烈,但已悄然萌动。接着“铁马丁东惊晓梦,起坐不寒而慄”两句,通过铁马丁东的声响和诗人的反应,生动地刻画出初春早晨的寒冷与清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清晨世界。
“声打窗纱,光浮帘幕,微雪生虚白”三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雪花轻轻飘落,落在窗纱上,映照在帘幕后,整个世界似乎都被一层淡淡的白色所覆盖,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
“披衣启户,春情如此萧瑟”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表达了对这春日清晨独特情感的感知,虽然春意尚浅,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这种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挥鞭走马官衙,槐厅清冷,更觉添颜色”几句,诗人从室内转至室外,骑马前往官衙,槐树下的清冷景象更加凸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潇洒琼花风外舞,不见梅花消息”两句,通过对比琼花的轻盈舞动与梅花的消失,巧妙地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琼花的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梅花的凋零则象征着冬天的离去。
“薄薄银光,纤纤玉屑,难得圆成璧”几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银光和玉屑,赞美其美丽与珍贵,同时“难得圆成璧”一句,既是对雪花形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最后,“御河清浅,飕飗波面风急”两句,将视线拉回御河,河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不仅描绘了水面上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百字令》通过对二月二日微雪清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哲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予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霜晴三日不胜佳,忽作阴霖送岁华。
客里清愁自无奈,却教和雨看梅花。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
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
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