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天竺寺》
《登天竺寺》全文
唐 / 綦毋潜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

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tiānzhú
táng / qián

jùnyǒuhuàchéngzuì西qióngdiézhàngshēn
sōngméndāngjiànkǒushízàifēngxīn

yōujiànyánggāoféngyīn
shēnzhāngànbǎojiànhuángjīn

yúnxiàngzhú谿jìnyuècónghuādònglín
yīnchéngzhēnshìzàic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佛教寺庙之美。开篇"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借景生情,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出一座位于西边深山中的城堡或古刹。"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则具体描绘了寺庙所处之险峻与幽静,其环境仿佛是人迹罕至,只有松树守护着山谷的入口,而石制的道路蜿蜒曲折于山峰的心脏。

诗中接着用"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夕阳透过云层洒落,暮雨来临时天气变得阴沉,这些都是对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下片"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则转向寺内景象的描绘。佛像似乎散发出神圣的光芒,而脚下的土地如同踏在珍贵的黄金上,这里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比喻,也映射出精神上的丰富与宝贵。

接下来的"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继续强调自然景观与寺庙之间的和谐共生。云雾缭绕于竹林之中,月光穿透花丛中的洞穴,这些都是对诗人所在之地景色的一种美好想象。

最后"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与寺庙相融合的景象而获得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悟性,以及这种悟性的永恒。这里的"兹岑"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山脉,而这山脉也成为了诗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留存着他对生命与宇宙深刻理解的印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寺庙的精美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主题。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个字眼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篇极具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风格的佳作。

作者介绍
綦毋潜

綦毋潜
朝代:唐   字:孝通   籍贯:虔州(今江西南康)   生辰:692-749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题安仁余氏留馀堂

君不见石季伦,对案方丈皆公珍。

珊瑚夜光视如土,宁知汨没同埃尘。

又不见李赞皇,平生鼎食满万羊。

中厨烟火宵未冷,诏书趣使趋南荒。

金谷名园委蔓草,平泉荆棘无人扫。

荣华瞬息可柰何,空令过者伤怀抱。

世人积金贻子孙,一朝金尽难复论。

古来天道有好还,君看汉代干公门。

(0)

何当行

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

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

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

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

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

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

(0)

吴菊农七十寿诗

戊戌正如乘轩鹤,武汉栖迟怀甚恶。

垂帘朝局耻弹冠,一语文襄为惊愕。

仲韬长逝不可招,菊翁晚见我入辽。

故都遗老天留在,人寿河清属后凋。

(0)

闰六月廿四夜望月·其二

时日胡不丧,予及汝偕亡。

哀哉不聊生,举世徒慨慷。

斯民未悔祸,负汝肝与肠。

昊天岂能救,两败谁降祥。

卢鹊在其前,螳蝉在其旁。

杀机一时发,膏血污穹苍。

(0)

答张岱杉

清明在躬真养气,寡欲可使清且明。

气为之本形为末,馀事犹足持吾形。

超观超超必了此,力行实难无异理。

若非仗义行人间,漫浪长生不如己。

(0)

张一桐邀饮分韵得生字

我昔尝为文襄客,文达遗风想颜色。

公孙好事更瑰奇,不觉名门森画戟。

门第谁能保令名,当时人桀嗟无灵。

累世相韩子房少,期君事业在苍生。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