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
天之与人,相去不远。不知者多,知之者鲜。
身主于人,心主于天。心既不乐,身何由安。
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
天之与人,相去不远。不知者多,知之者鲜。
身主于人,心主于天。心既不乐,身何由安。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天人吟》,他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首句“天学修心,人学修身”强调了天道与人心的修炼,天道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人则需注重外在行为的提升。接着,“身安心乐,乃见天人”表明只有身心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诗人认为天人之间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但真正理解并实践的人却不多。
“身主于人,心主于天”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身体受制于人的行为,而心灵则应追求与天道相合。最后,“心既不乐,身何由安”揭示出如果内心不快乐,身体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整首诗寓教于理,引导读者追求精神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孟郊得野趣,野有真曜庐。
魏先得野趣,野有野堂居。
云间沈东氏,□草衣野夫。
东屯田可种,西壤水可渔。
门无索租吏,家有种树书。
野亭开草树,野具集朋徒。
试问朝市宅,传舍不须臾。
朝悬奉铁券,莫死已属镂。
始知野亭野,庙堂如不如?
卢孤女,年十五,官家新条括童女,东家媒娘传巧语。
卢家郎,选东床,奈郎自有妇,妾使余不当。
蚤知急婚事如此,悔不官家作驱使。
上堂拜姑身未知,下堂失身惟有死。
归来抱琴弹高楼,苦调不作离鸾愁。
东家聘,西家求,明珠火贝争委投。
河可乾,石可泐,卢家女节不可勒。
生作只影蛾,死作独根柏。
乌乎丈夫腐节随草莽,阿卢之风齐砥柱。
若道钱唐女淫苦,安得有此卢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