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五台三度雪,名山灵应真殊绝。
瀌瀌或或无定形,回薄林峦喷玉屑。
入云那见向来蹊,马踏冰花不作泥。
盘盘磴道徐策骑,已廑吏役劳铲治。
低飞乱洒皆入画,冲烟越岭真宜诗。
我无文殊平等智,沾衣?帽夫岂辞。
三度五台三度雪,名山灵应真殊绝。
瀌瀌或或无定形,回薄林峦喷玉屑。
入云那见向来蹊,马踏冰花不作泥。
盘盘磴道徐策骑,已廑吏役劳铲治。
低飞乱洒皆入画,冲烟越岭真宜诗。
我无文殊平等智,沾衣?帽夫岂辞。
这首诗描绘了在雪中穿越长城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之美,以及行进过程中的感受。
首句“三度五台三度雪”,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天气状况,五台山的三次雪景,既暗示了时间的更迭,也预示着景色的变换。接下来,“名山灵应真殊绝”一句,赞美了五台山的神奇与灵性,强调其非凡之处。
“瀌瀌或或无定形,回薄林峦喷玉屑”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动态美,雪花或大或小,形状不定,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林峦间跳跃,化为晶莹剔透的玉屑。这句诗通过“回薄”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雪花在空中翻飞的景象。
“入云那见向来蹊,马踏冰花不作泥”则展示了行进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难以辨认来时的小径;马蹄踏过冰面,却未留下泥泞的痕迹,显示出环境的纯净与行进的顺畅。
“盘盘磴道徐策骑,已廑吏役劳铲治”描述了山路的崎岖与行进的艰辛,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抱怨,反而以“已廑吏役劳铲治”表达了对道路维护人员辛勤工作的敬意。
“低飞乱洒皆入画,冲烟越岭真宜诗”将雪花的飘落比作画中之景,冲烟越岭则意味着越过重重山岭,展现出一种超越自然限制的精神追求。
最后,“我无文殊平等智,沾衣?帽夫岂辞”表达了诗人虽无高深的智慧,但在雪中行走,衣帽沾湿也在所不惜,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中长城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赞歌。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