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事半同君,万里伤心逐楚云。
远浦维舟潮欲上,平林对酒月初分。
逢人牛马时堪应,到处凫鸥渐作群。
共是机情忘已尽,欲将通塞任斯文。
十年生事半同君,万里伤心逐楚云。
远浦维舟潮欲上,平林对酒月初分。
逢人牛马时堪应,到处凫鸥渐作群。
共是机情忘已尽,欲将通塞任斯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淮水边泊舟相会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十年生事半同君,万里伤心逐楚云”,以十年为时间跨度,表达了与友人相知相伴的深厚情感,同时“万里”与“楚云”则暗示了离别与漂泊的苦楚,透露出一种苍凉与无奈。
颔联“远浦维舟潮欲上,平林对酒月初分”,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远处的河岸停泊着船只,潮水似乎正缓缓上涨;近处的平林中,月光如洗,与友人对饮,共享月色。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颈联“逢人牛马时堪应,到处凫鸥渐作群”,转而描写与人的相遇和自然界的生物群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这里“牛马”与“凫鸥”的对比,既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繁忙与自然界的宁静,也寓意着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
尾联“共是机情忘已尽,欲将通塞任斯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世俗机巧的情感交流,以及面对人生起伏、顺逆无常的态度。这里的“机情”指的是机巧之情,即世故、圆滑的情感;“通塞”则是指人生的顺畅与坎坷。诗人认为,真正的友情和心灵的交流能够让人忘记这些世俗的纷扰,愿意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起落,让“斯文”(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成为人生的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
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
当家相传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
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
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
高台走上青天半,手弄银盘濯银汉。
唤起谪仙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
初头混沌鹘崙样,阿谁凿开一为两。
是时燧人犹未胎,那得火铸银盘来。
此盘能团复能缺,团是谁磨缺谁齧。
中有桂枝起秋风,何处移来秧此中。
谪仙似痴还似黠,把酒问月月无说。
老夫代月一转语,月却问君君领否。
君能饮酒更能诗,一夕无月君不嬉。
月能伴君饮百斛,月能照君诗万玉。
君但一斗百篇诗,莫问有月来几时。
谪仙远孙證明著,笑脱乌纱看月落。
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
脊梁专车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
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
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
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
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
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还。
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
留侬看山仍看江,更荐鲜鱼庖玉霜。
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恶剧那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