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灵兴庆,沙祥发源。功参禹迹,德赞尧门。
言容典礼,褕狄徽章。仪形温德,令问昭阳。
日月不居,岁时晼晚。瑞云缠心,閟宫惟远。
月灵兴庆,沙祥发源。功参禹迹,德赞尧门。
言容典礼,褕狄徽章。仪形温德,令问昭阳。
日月不居,岁时晼晚。瑞云缠心,閟宫惟远。
这首诗是周宗庙歌十二首中的第七首,名为《皇夏》,出自唐代文学家庾信之手。全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仗手法,每两句构成一个意境。开篇“月灵兴庆,沙祥发源”描绘了一幅祥瑞之景,月亮、水清、沙滩呈现出一片和谐与喜悦。
接着“功参禹迹,德赞尧门”是对古圣先贤的颂扬,表明诗人对于远古圣王的敬仰之情。这里的“禹迹”指的是大禹治水的伟业,而“尧门”则代指尧帝的美德。
第三句“言容典礼,褕狄徽章”进一步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尊重与继承。诗人通过语言和行为上的规范来彰显个人的修养和品格。
“仪形温德,令问昭阳”则是对于美好品德和明智决策的赞颂。这里的“仪形”指的是仪表威仪,而“温德”则意味着君子的仁慈与宽厚。
接下来的“日月不居,岁时晼晚”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景象,强调了珍惜光阴、把握现在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日月运行和四季更替来表达对时间宝贵性的感慨。
最后,“瑞云缠心,閟宫惟远”则是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这里的“瑞云”象征着吉祥和平安,而“閟宫”则代指深邃幽静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文化礼仪等多个层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个人修养与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