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六》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六》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六言诗  押[缉]韵

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0)
翻译
人情总是变化无常,这种道理不会因为环境湿干而改变。
不妨在安静的地方悠闲观察,要知道二和五相加就是十。
注释
人情:指人的感情或人际关系。
自尔:自然地、自然而然地。
变迁:变化。
此道:这里指的道理或法则。
不渝:不变质、不变心。
燥湿:干燥和湿润,比喻环境条件。
未妨:不妨碍,无妨。
静处:安静的地方。
闲观:悠闲地观看、思考。
二五:数学中的数字2和5。
即:就是。
十:数字10。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变幻和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人情自尔变迁”表达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哲理,强调了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接下来的“此道不渝燥湿”则指出了诗人所坚持的道德和原则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旱或潮湿而发生改变,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粹。

第三句“未妨静处闲观”表达了诗人在平静的状态中观察世事的态度,而“要知二五即十”则是通过数学的事实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短暂,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二十五北山

钟山倒影入寒陂,南北风烟慨昔时。

花草有情皆偶见,千年勘破此机迟。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十三清明

百载春光老眼明,萧然竹院果如僧。

不知玉烛烟何在,五夜窗前供杖灯。

(0)

西王母哀十首·其十

原始要终岂足怜,委诸理数为能全。

福该所有皆该分,寿不相应自不天。

借语发挥泉壤德,遗言留与子孙传。

脩身俟死夫何义,原始要终岂足怜。

(0)

月哀十首·其四

妆台暮冷短帘低,惆怅花前月已西。

蝴蝶梦中风切切,杜鹃声里夜凄凄。

只将补缀当罗绮,惟爱裙钗胜玉鎞。

剔尽残灯肠欲断,妆台暮冷短帘低。

(0)

风哀十首·其九

古木秋声入梦中,空山琴瑟夜西风。

糟糠麻枲宜相老,针线衣裳不斗工。

云鹤心伤燕水北,雾猿肠断粤山东。

愁来不觉凄凉处,古木秋声入梦中。

(0)

宿飞云顶见日庵

秣马临朱明,理策还自支。

登高自林麓,因得穷幽奇。

二楼标石丛,一桥跨水湄。

罗山屹中天,浮山郁相持。

四百三十峰,罗列如诸儿。

夜来仙乐鸣,呼童酌清卮。

萝月映孤岑,山风搴薄帷。

须臾海色动,万国迎朝曦。

因思孔圣没,岂有长夜时。

起视庵之前,寸心空自悲。

西北尚浮云,东南日茧丝。

所愿答升平,功业愧未熙。

倘遂营丹砂,来寻鹿与麋。

怆然别羽客,且结汗漫期。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