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变幻和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人情自尔变迁”表达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哲理,强调了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接下来的“此道不渝燥湿”则指出了诗人所坚持的道德和原则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旱或潮湿而发生改变,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粹。
第三句“未妨静处闲观”表达了诗人在平静的状态中观察世事的态度,而“要知二五即十”则是通过数学的事实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短暂,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秣马临朱明,理策还自支。
登高自林麓,因得穷幽奇。
二楼标石丛,一桥跨水湄。
罗山屹中天,浮山郁相持。
四百三十峰,罗列如诸儿。
夜来仙乐鸣,呼童酌清卮。
萝月映孤岑,山风搴薄帷。
须臾海色动,万国迎朝曦。
因思孔圣没,岂有长夜时。
起视庵之前,寸心空自悲。
西北尚浮云,东南日茧丝。
所愿答升平,功业愧未熙。
倘遂营丹砂,来寻鹿与麋。
怆然别羽客,且结汗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