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霜》
《新霜》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得得今年未有寒,天公小靳不全判。

欲呈瑞雪飞花样,先遣浓霜起草看。

瓦脊生尘总琼玉,梅梢著粉忽琅玕。

老夫到老嫌冬热,十指朝来出袖难。

(0)
注释
得得:形容马蹄声。
今年:指这一年。
未有:尚未有。
寒:寒冷。
天公:古人对自然的尊称,指上天。
小靳:稍稍吝惜。
全判:全面降临。
瑞雪:吉祥的雪。
飞花样:如飞舞的花朵。
草看:打底稿。
瓦脊:屋顶的脊部。
生尘:积满灰尘。
总琼玉:像覆盖着琼玉。
梅梢:梅花的枝梢。
著粉:沾上霜粉。
忽琅玕:忽然像美玉。
老夫:自称,老者。
嫌冬热:嫌冬天太热。
十指:双手手指。
出袖难:难以伸出袖外。
翻译
今年似乎还没真正寒冷,上天稍微吝啬,不让严冬全面降临。
想要展示如飞花般的瑞雪景象,先派浓霜铺垫,如同预先打底稿一般。
屋顶积灰仿佛覆盖着琼瑶玉屑,梅花枝头沾霜,瞬间变得晶莹如美玉。
我这老者直到老去都嫌冬天太热,早上手指冻僵,连衣袖都难以伸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的《新霜》。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描写初冬新霜景象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受。

首先,“得得今年未有寒”两字表达了一种平淡的语气,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序的观察与期待。紧接着“天公小靳不全判”则是用天文学上的术语,指代冬至后的自然现象,表明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季,但温度并不低。

第三、四句“欲呈瑞雪飞花样,先遣浓霜起草看。”这里通过意向未来的口吻,表现诗人对即将到来美好景致的期待,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界中季节变换的迹象。"瓦脊生尘总琼玉,梅梢著粉忽琅玕"则是描绘初霜降临后的细微之处,将屋檐上的霜和梅花上结的霜粉比喻成美丽的珍宝。

最后两句“老夫到老嫌冬热,十指朝来出袖难”则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感慨与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天气的感受也变得更加敏感,连平日里习以为常的冬日阳光,也开始感到难以忍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初霜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美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皇极门贺蓟辽奏捷是日安南入贡

圣朝端冕戢兵戈,露布东来喜气多。

黄竹不闻天欲雪,越裳今奏海无波。

市还沙苑迷骐骥,战后都城满橐驼。

万里谷蠡看扫荡,甘泉烽火听铙歌。

(0)

诏问边事有感

十行频下问边陲,侦虏今劳几万师。

左地虽羁诸校尉,乌孙犹苦两昆弥。

颇勤聚米谈兵事,正及飞刍实塞时。

金印绯衣殊锡久,不知何以答恩私。

(0)

陶文僖公挽词二首·其二

世表寻阳系,明公自庆源。

周家八士盛,汉日五更尊。

封禅曾收草,精禋尚赐膰。

千秋麟凤宅,谁得似云门。

(0)

送吴生甫还新安

垂杨通潞渚,客问五湖船。

世事丹铅里,归心白岳前。

秫香堪足酒,橘熟不论钱。

画手吴生老,思予说剑年。

(0)

中秋夜起玩月怀吴明卿王敬美二首·其二

高秋一片月,客岁共长安。

雨后金茎影,尊前白露寒。

风波惊别易,霄汉托交难。

今夕芙蓉锷,分明枕上看。

(0)

驾出

凤辇天行处,千官望衮衣。

星罗东阙绮,霞绚北郊旂。

虎落多沾翠,鹓班半赐绯。

词臣三礼赋,扈从有光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