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辇天行处,千官望衮衣。
星罗东阙绮,霞绚北郊旂。
虎落多沾翠,鹓班半赐绯。
词臣三礼赋,扈从有光辉。
凤辇天行处,千官望衮衣。
星罗东阙绮,霞绚北郊旂。
虎落多沾翠,鹓班半赐绯。
词臣三礼赋,扈从有光辉。
此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华美与庄严。首句“凤辇天行处”,以“凤辇”喻指皇帝的车驾,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出行时的尊贵与神圣。接着,“千官望衮衣”,描绘了众多官员仰望皇帝穿着的衮服,彰显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威。
“星罗东阙绮,霞绚北郊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东阙比作繁星密布的天空,将北郊的旗帜比作霞光,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出行时仪仗队列的壮丽景象。同时,“星罗”与“霞绚”也暗示了皇帝出行时的辉煌与荣耀。
“虎落多沾翠,鹓班半赐绯”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环境与氛围。虎落象征着皇帝出行时的护卫队伍,翠色代表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鹓班指的是随行的文武百官,半赐绯则表明了他们身着红色官服,显示出官阶与地位的尊崇。
最后,“词臣三礼赋,扈从有光辉”点明了随行的文臣们在礼仪上的贡献,以及整个扈从队伍的光彩照人。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出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奢华与秩序,同时也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日日来看江上山,居人笑说使君顽。
使君无事且乐此,尚恨尔来腰脚孱。
东华旅食逾十载,缁尘滚滚人如海。
乡梦迷离意常醒,扪胸丘壑依然在。
此邦水与山俱清,我未来时熟其名。
故交四方不可合,江云岭月知我情。
皇帝二十有三祀,岁在癸卯月建已。
万人一口呼太平,欢动朝廷真御史。
御史献言职所司,以言得罪焉敢知。
伤威纵敌愤所切,高位可复贪牖尸。
一封朝奏天子圣,贵人惨懔惊名姓。
我皇大度古来无,特蒙褒许更成命。
爱公宿学慕公久,心倾此事尤頫首。
公昔释褐岁壬辰,九重忧旱求直臣。
謇辞论列刘给谏,先贤后哲同超伦。
眼中再见朱云人,延英但少张将军。
魏公妩媚作何语,沈沈温室不可闻。
公身决为当世用,公文岂独吾曹诵。
更须湔剔谋本根,廓清六合安鸾凤。
宝气夜上贯东斗,蛟龙拜舞江声吼。
无人知是铜鼓来,但讶虹光满户牖。
此鼓流传自峤南,伏波将军手亲叩。
斑斓古色青且苍,神物犹存千载后。
张公得之桂岭西,万里携归达江口。
草堂藏弆多吉金,独此神奇宝永久。
兴至摩挲日千百,诗成落笔驱蛟虬。
忽思位置焦山巅,径买扁舟载之走。
雁堂有鼎属定陶,诸葛鼓左此在右。
昔染蛮云瘴雨寒,今依佛火禅镫黝。
词坛歌咏诗人豪,寺门镇压老僧守。
千秋雅举传名山,真州延安同不朽。
岩疆数十里,良楛各异族。
地连颍与毫,犷悍习成俗。
颇闻道旁言,谓我少严酷。
抚心良自惭,十载负民牧。
一邑如一家,痛痒关骨肉。
如何治子弟,忍事日鞭扑。
秋霜岂不威,未若春风燠。
颓习讵难移,惜无仁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