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浏阳县柳仲明致政云居山书院》
《题浏阳县柳仲明致政云居山书院》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

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

当家相传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

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

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yángxiànliǔzhòngmíngzhìzhèngyúnshānshūyuàn
sòng / yángwàn

yúnshāngāosānwànchǐxiàchāliújiāngshàngzhuàng

liǔxiàfēngbǎishìshīyǒusūnláizhùshì

yǐnsānbǎiniánzāitáozhǒngxìngjīnmǎnchuān

dāngjiāxiāngyànwàiwénjiǔqiānjuàn

máotóufāngshūsànwángwéizhòngmíngzàigěngguāng

shangjuéchángqiānzhóuháiduīchuáng

gèngshānxiàgāozhúsōngchuāngzhàolínyuè

shàngzhūlángsòngshēngtàizhēnrénjiàngyún

xiàngláiyǒuzhōngwénpàngōngtánqínyǒngjīngé

tuòshìménrénguāzhòngmíngjiùsu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高耸的云居山中筑室栽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逸文化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学者家庭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两句,勾勒出了云居山的宏伟壮观,它仿佛是连接天地的一座高峰。随后"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则写出了隐士选择在这片宁静之地修建家园,传承着家族的学术与文化。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表明了这一家族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和长久坚持。他们不仅在精神上与世隔绝,更是在物质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以桃李为食。

"当家相传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则突显了这户人家的学术底蕴,他们珍视祖传的文房四宝,同时拥有浩瀚如海的藏书。尽管"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表露出一丝对往昔辉煌的哀叹,但家族文化的光芒依旧被后人所继承。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写出了隐士们简朴而不失雅致的生活状态。他们用自然界中的材料制作衣物和日常用品,而书籍则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装饰。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描绘了隐士在山下的居所,这里不仅有高耸的建筑,还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让居住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则是对隐士们夜以继日研读经典,追求道德修养的赞美。在这里,他们与神仙交往,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几句"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则是对柳氏家族在文化艺术上的传统与现实的肯定,他们不仅擅长文艺,更有子孙在朝堂之上考取功名。而柳仲明本人,则仍然保持着一贯的隐逸生活,穿着简朴的衣物,无欲无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居山书院及其主人柳仲明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学问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白云窝

崩崖如绝地,怪石若悬空。

猿挂藤枝上,人穿鸟道中。

梯行防木朽,林密畏途穷。

莫笑衣裳湿,云封几万重。

(0)

答李烟客崔季默二子

黄鹄恣冲天,骏马志千里。

一去一回鸣,四顾悲俦侣。

神力岂不前,宁难铩其羽。

所怀在同声,去乡非吾美。

凛凛岁将徂,行役殊未已。

聚散固有常,株守徒为尔。

努力事前征,轮飙疾于驶。

诵我同心言,譬彼佩兰芷。

因风用寄音,在遐不忘迩。

(0)

可畏

幽栖变暑寒,风日殊憎爱。

其凉甫罢歌,可畏方劳忾。

人生少百年,节序催时代。

隙驹眼内驰,野马空中载。

所得既难存,所失终何在。

世海液胶舟,火田销木耒。

一苇溯重溟,一夫耘大块。

安知物象沦,转益乾坤秽。

是惟君子心,永绝高深碍。

虚游出众缠,佚我从天赍。

天亦不可还,人亦不可贷。

虽怀终古忧,不忍为今态。

(0)

遇坎

颓颜谢落红,飒鬓羞新绿。

情遣犹未空,果为时世促。

虚宇应共閒,沉忧何用酷。

失林思故枝,遇坎悲前躅。

怀初序屡移,转恨百年局。

即见乃如斯,况于心所触。

禽鸟声日繁,山川气久溽。

迷烟覆短墙,积雨漏朝旭。

起视百峰云,往断忽来续。

岂知云下人,畏天常自局。

(0)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四人间世

人间世久沉沉,不可奈何若今。

行卫三徒曷免,使齐两患谁禁。

观螳每畏当辙,养虎须知怒心。

栎社千年诟厉,楚狂尽日歌吟。

(0)

是午移寄城隍庙暮眺有感

年年日至为谁至,忽忽时来愁又来。

惜寸惜分凭一线,观微观动倚诸灰。

未知人事长和短,且任天心去复回。

满目寒烟空际搅,暮光谁许数峰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