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一》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

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0)
翻译
在北方的陡峭山崖边,有一座古城位于东方赤甲之地。
平原上河流平静如镜,四周被高耸的山峰环绕着。
田野上烟雾弥漫,霜冻寒冷,日光凄凉,此时正是稻谷在秋风中成熟的时候。
人间世事如浮萍般无定,我将选择守在桂树林中。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首句“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地理位置,勾勒出了一种雄伟而又遥远的景象。"白盐"可能指的是一片白色的盐田或雪白的山峰,而"赤甲"则给人以坚固、古老之感。

接下来的“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中和谐与统一的赞美。这里的“平地”和“高山”构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则是对季节变化的一种描绘。“烟霜”给人以秋冬交替之感,而"粳稻熟天风"则暗示着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最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人事"二字暗示了一种无常和苦痛,而"吾将守桂丛"则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持,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颍上唐公张集仙相劳

去时成恨恨,喜见眼中人。

共束西昆帙,都为左虎邻。

年华衰意早,酒所故情亲。

后日孤舟远,离怀怯重陈。

(0)

老还

老还东观复怀铅,坐对秋风鬓飒然。

怨曲未平曾破瑟,故疮虽愈尚惊弦。

萧条门巷张罗外,阒寂曹司搁笔前。

借问不才为累否,古来山水尽天年。

(0)

藉田礼毕因成七言

青旗斜倚耕坛雾,膏壤遥迎御耦春。

二步不应踰旧礼,天心自欲劝蒸民。

(0)

句·其四

蓼岸飞寒蝶,汀沙戏水禽。

(0)

句·其一

欲饵金钩深未到,磻溪须问钓鱼人。

(0)

缘识·其八十九

寒销暄盛同天色,花柳逢春谁不惜。

几许人心达久长,光阴知道留难得。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