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于生入蜀》
《送于生入蜀》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

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

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

(0)
翻译
在故乡吴地听说他要进入蜀地,道路遥远且充满变故。
取得一官职为何如此艰难,这在京城中鲜为人知。
江山美景并非长久停留之地,命运尚未展现最终奇特之处。
更何况心中满含冤屈,春天来临,杜鹃鸟的哀鸣如他的悲愁伴随。
注释
家吴:故乡吴地。
闻入蜀:听说进入蜀地。
乖离:变故、偏离。
一第:一官职。
多难:艰难。
都城:京城。
江山:江山美景。
久适:长久停留。
命数:命运。
终奇:最终奇特。
冤抱:冤屈在心。
经春:春天来临。
杜魄:杜鹃鸟(古人常借杜鹃表达哀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入蜀途中艰难和不舍的心情。首句“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指出发的消息传来,朋友将要踏上通往蜀地的路程,而这条路并不平坦。接着“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表明途中困难重重,即使是熟悉的都城,也只能略知一二。

诗人通过“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其前途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路艰辛的描写,传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惆怅之情。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和吴常甫移石

千夫挽车载,无计奈人灵。

惊起蛟蟠迹,空遗鸟篆腥。

莫歌山有栲,始信物如萍。

只爱坚姿峭,予眸为尔青。

(0)

题信相院林亭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0)

云顶山次韵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0)

慈母石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0)

以石为玉

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

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

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0)

凤艒歌

三月三日向红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