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诗中的“沅江流水到辰阳”设定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背景,流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长远。“溪口逢君驿路长”则具体描绘了与友人相遇的情景,驿路长寂寞,映衬出友人的孤独旅途。
“远谪谁知望雷雨”一句中,“远谪”表达了一种遥远而又模糊的东西,不可捉摸,如同对未来的预感。望着即将来临的雷雨,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现象,寄托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
“明年春水共还乡”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春天的水流能够带着温暖和生机,将友人带回故土。这里的“还乡”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归返,更有精神上对于家园的向往和归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怀与哲理的佳作。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至宝未为代所奇,韫灵示璞荆山陲。
独使虹光天子识,不将清韵世人知。
世人所贵惟燕石,美玉对之成瓦砾。
空山埋照凡几年,古色苍痕宛自然。
重溪幂幂暗云树,一片荧荧光石泉。
美人之鉴明且彻,玉指提携叹奇绝。
试劳香袖拂莓苔,不觉清心皎冰雪。
连城美价幸逢时,命代良工岂见遗。
试作圭璋礼天地,何如瓀?在阶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