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表达对远行者深切的思念与不舍。首句“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即设定了背景:金门,即今四川境内的剑门关,是古代通往蜀地的要道;玉垒,则是对某处山脉的美称,而望长安则表明诗人心系远方。接着“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强调了路途的遥远与曲折,这里的“九折”或许是夸张之词,用以形象地表现出行者所面临的艰险。
下片“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在西方的你像鸟儿一般自由而去,而我则留在东边,只能挂起思念之情的冠冕。接下来,“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通过猿啼与冷清的月光水色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境,猿啼在深山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离愁。
最后“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则是对未来重逢机会渺茫的无奈感慨。这里的“花月”指的是美好时光,而“几新残”则暗示时间易逝,美好的时光不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送别场景中人的复杂情感。
遥望香炉气欲烟,坐观湓浦浪舂天。
山川满目古今迹,云水千帆名利船。
万点白鸥家浩渺,一声赤壁酹婵娟。
诗篇细读张耘叟,倚遍阑干思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