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金竟陵入蜀》
《送金竟陵入蜀》全文
隋朝 / 崔信明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0)
注释
金门:古代地名,这里指成都附近的金牛关,蜀道的起点之一。
蜀道: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艰险而闻名。
玉垒:位于四川成都附近,是蜀道上的重要关隘。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帝。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九折八拐,十分险峻。
飞盖:疾驰的马车,形容车速快。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解下官帽,表示辞官归隐。
猿声:古人常以猿声象征哀愁和离别。
月彩:月光的色彩,此处可能指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景象。
新残:新月将残,形容时间流逝,暗示离别后相逢无期。
翻译
离开金门踏上蜀道,从玉垒山眺望长安。
谁能想到路程遥远,还要翻越九折艰难的山峦。
你往西登上高盖车,我向东挂起官帽归隐。
猿猴的哀鸣在峡谷中消失,月光洒落江面带来寒意。
从此与你分别,不知何时能再见那花开月圆的景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表达对远行者深切的思念与不舍。首句“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即设定了背景:金门,即今四川境内的剑门关,是古代通往蜀地的要道;玉垒,则是对某处山脉的美称,而望长安则表明诗人心系远方。接着“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强调了路途的遥远与曲折,这里的“九折”或许是夸张之词,用以形象地表现出行者所面临的艰险。

下片“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在西方的你像鸟儿一般自由而去,而我则留在东边,只能挂起思念之情的冠冕。接下来,“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通过猿啼与冷清的月光水色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境,猿啼在深山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离愁。

最后“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则是对未来重逢机会渺茫的无奈感慨。这里的“花月”指的是美好时光,而“几新残”则暗示时间易逝,美好的时光不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送别场景中人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崔信明
朝代:隋朝

崔信明,生卒年不详。唐初官吏、诗人。青州益都(今山东省益都)人。颇有文采,博览群书,思维敏捷,下笔成章。隋炀帝时,任尧城令。隋末,其族弟参加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恳劝他投义军,坚不肯从,后再三请让,仍不从,逾城而逃,隐于太行山。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任兴势丞,迁秦川令。
猜你喜欢

赠陶永州

云作愁天风怒号,遥瞻白帝梦犹劳。

口吟太白路难蜀,心慕渊明人遇陶。

富水已厌家食久,浯溪行看石崖高。

人生五马何曾贵,堪叹相逢各二毛。

(0)

游万杉院·其一

谁栽沙苑千株柳,争似庐山万本杉。

如欲岁寒长不改,更栽松柏满幽岩。

(0)

宿太平兴国宫·其二

九天使者号真王,圣治峰前古道场。

五百年间圣君出,太平治效过明皇。

(0)

题庾楼呈唐守立夫

遥望香炉气欲烟,坐观湓浦浪舂天。

山川满目古今迹,云水千帆名利船。

万点白鸥家浩渺,一声赤壁酹婵娟。

诗篇细读张耘叟,倚遍阑干思黯然。

(0)

州宅十二咏.景卢赠人面竹杖

奔走方嗟力不任,得公一杖直千金。

竹能有面如人面,人亦虚心似竹心。

渡水只愁龙欲化,入山应与凤联吟。

翰林虞部相酬赠,同舍交情复见今。

(0)

和洪景卢用三白韵作四白诗·其二

楚士照千乘,韩梨夸数株。

舜门纷执玉,尧岳衒分符。

宝结文房友,鉴明狂客湖。

郊圻正多垒,兵会忆夷吾。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