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髯客。早驾柳轶秦,英游罕匹。
丝绣平原,宝装内史,廿载名倾南国。
何处丹青粉本,写出石阑镂笔。
高吟就,有金虫缀鬓,翠眉倚笛。悬忆。
应不让,兰畹花间,声出锵金石。
红籍蕉囗,锦排雁柱,囗囗佳人瑶瑟。
少壮平生三好,潦倒词场七尺。
休嗟晚,看瀛洲亭畔,重图颜色。
荆溪髯客。早驾柳轶秦,英游罕匹。
丝绣平原,宝装内史,廿载名倾南国。
何处丹青粉本,写出石阑镂笔。
高吟就,有金虫缀鬓,翠眉倚笛。悬忆。
应不让,兰畹花间,声出锵金石。
红籍蕉囗,锦排雁柱,囗囗佳人瑶瑟。
少壮平生三好,潦倒词场七尺。
休嗟晚,看瀛洲亭畔,重图颜色。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喜迁莺·其六》题陈其年填词图小照,通过对陈其年的描绘,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风流倜傥的形象。开篇以"荆溪髯客"起笔,形容陈其年如同一位才情出众的荆溪边的美髯书生,他的才华横溢,与柳毅、秦观等历史人物相比也不遑多让。
"丝绣平原,宝装内史"赞美其文采斐然,如同锦绣文章铺满平原,内史之职更显其地位尊贵。接下来描述他在二十年间名声大噪,享誉南方,丹青和石阑镂笔都难以完全展现他的风采。"高吟就,有金虫缀鬓,翠眉倚笛"则描绘了他吟咏时的神态,金虫(可能指发饰)点缀,翠眉轻倚笛子,形象生动。
"悬忆"之后,诗人想象陈其年在兰畹花丛中,琴瑟之声如金石相击,显示出他的音乐造诣。"红籍蕉囗,锦排雁柱"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艺术生活,红蕉和雁柱都是乐器的象征,暗示其音乐技艺精湛。"囗囗佳人瑶瑟"中的"囗囗"可能是漏字,但可以想象是佳人伴奏,增添了画面的浪漫色彩。
最后,诗人感慨陈其年虽然早年已有成就,但并未因此而自满,反而更加努力,词场生涯虽有挫折,但依然保持豪情,期待他在晚年能在瀛洲亭畔找回青春光彩。整体上,这首词赞美了陈其年的才情与风度,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不须深巷卧,懒学剡溪回。
破轿身闲出,衡门手亟开。
山林遽如许,人物岂他哉。
桥过城东宅,朋从三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