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昌甫回自大明见过别后二诗寄之·其一》
《昌甫回自大明见过别后二诗寄之·其一》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袖遗大明果,编因徐照题。

骚吟归是正,香味得非迷。

邻邑十方转,到城还重携。

新霜林路滑,山远羡高栖。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昌甫回自大明见过别后二诗寄之(其一)》。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再次来访的期待。

首句“袖遗大明果”,以“大明”象征友人所在之地,通过“袖遗”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离去时留下的物品,即“大明果”,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接着,“编因徐照题”则暗示了诗人将友人留下的物品整理并记录下来,以此来纪念这段友情。

“骚吟归是正,香味得非迷。”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赞美,认为其作品如同正统的骚体诗一样高雅;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对友人生活情趣的欣赏,认为其品味独特,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或略显迷离。

“邻邑十方转,到城还重携。”这两句描绘了友人频繁往来于不同地方的情景,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牵挂。即使友人离开,诗人也会带着友人留下的物品,仿佛友人在身边一般。

最后,“新霜林路滑,山远羡高栖。”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新霜覆盖的林间小路,显得滑而难行,而远处的高山似乎在邀请友人栖息其中,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既是对友人生活方式的羡慕,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后的情感表达和对友人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次贾伯坚左司寄来韵二首·其一

酒来宛国注红香,鱼出凉亭荐雪肪。

多病浪仙都□此,空哦清句嚼冰霜。

(0)

堂邑宣化堂退食

县斋公退炷炉熏,聊为尘烦一解纷。

开户不教香远去,簟纹浮动半窗云。

(0)

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

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

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

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

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

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0)

宿三闸

小市人家簇,扁舟晚色清。

山回倾地势,闸险著沟声。

岸石篙存迹,溪风树引情。

明朝顺流去,万里眼初明。

(0)

杂言四首·其三

孤桐挟风雨,毙此龙斗争。

弃置百年后,斲琴发清声。

昔为沟中断,今作膝上横。

宠荣亦既美,曷若能全生。

(0)

前宛转曲

紫檀出海南,削成琵琶槽。

上有鸳鸯弦,弹曲声嘈嘈。

客问此何声,新声名绛桃。

一奏桃始华,再奏花枝斜。

笑靥颊晕粉,仙源饭蒸霞。

度作新声曲,春树双莺逐。

双莺掷金梭,鱼藻荡圆波。

陌上行车带结罗,绛桃年少光阴多。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