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摄山栖霞寺三首·其三》
《宿摄山栖霞寺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枕上红尘白昼深,眼开欲得息劳心。

灯花暗入僧床冷,山阁冯江万木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祝允明在摄山栖霞寺住宿时的夜晚景象。首句"枕上红尘白昼深",通过"枕上红尘"暗示了诗人身处尘世喧嚣后的疲惫,而"白昼深"则强调了时间已晚,白天的忙碌仿佛仍在眼前。第二句"眼开欲得息劳心"表达了诗人渴望从繁忙中暂时解脱,让心灵得到休息的愿望。

接下来两句"灯花暗入僧床冷,山阁冯江万木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和清冷。"灯花暗入僧床冷"描绘了灯火微弱,照在寂静的僧床上,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山阁冯江万木林"则展现了窗外的景色,山阁之外是江水潺潺,万木丛生,大自然的宁静与寺庙内的寂静形成对比,让人感到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禅寺的夜晚感受,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回顾,又有对自然与内心的沉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次韵定山先生种树·其二

桥下泉流十丈洼,桥头草屋万株花。

关关终日鸟鸣树,岁岁春风人在家。

何处三杯歌浦口,夜来一梦在天涯。

尊前不见沧溟阔,浩浩还君一笑誇。

(0)

立春日呈丁县尹

浮生五十五回逢,青帝来朝驾自东。

草色向江先自绿,桃花临路为谁红。

高堂满献曾孙酒,小邑初移令尹风。

身著斑衣啼又笑,老来真个是儿童。

(0)

与谢胖

柳市南头望客舟,青山无语水东流。

江花自对黄鹂晚,风雨偏催白发秋。

宇宙万年开老眼,肝肠一缕入春愁。

明朝日出波涛暖,依旧忘机对海鸥。

(0)

和子长民泽论诗寄兴罗浮之作

飞云干老梦,拉伴骋遥临。

挥手谢人世,闻歌生我心。

今年春又过,何处洞还深。

相忆山楼暮,依依向远岑。

(0)

偶得示诸生·其一

平地工夫到九层,不如那个主人能。

他乡消息无寻处,去问嵩山戴笠僧。

(0)

赠袁晖用林时嘉韵·其三

植竹为垣土作台,野桥分路到溪回。

江门若比瞿塘水,何处游人肯上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