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如蓬岛水中浮,晓曙霞生万仞头。
紫映朝阳遮碧汉,红辉苍海染丹流。
烧山树火晨初放,濯锦江波夜未收。
拟望凝台风又左,金光满棹送归舟。
屿如蓬岛水中浮,晓曙霞生万仞头。
紫映朝阳遮碧汉,红辉苍海染丹流。
烧山树火晨初放,濯锦江波夜未收。
拟望凝台风又左,金光满棹送归舟。
这首诗描绘了球屿在清晨霞光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瑰丽与变幻。
首句“屿如蓬岛水中浮”,以蓬莱仙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球屿在水中的独特姿态,仿佛是漂浮于水面的仙境。接着,“晓曙霞生万仞头”一句,点明时间是清晨,霞光初现,照亮了万丈之高的山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
“紫映朝阳遮碧汉,红辉苍海染丹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霞光与日出的交相辉映。紫色的霞光映照着朝阳,遮蔽了天际的碧蓝,而红色的霞光则将苍茫的大海染成了丹红之色,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烧山树火晨初放,濯锦江波夜未收”两句,通过“烧山树火”和“濯锦江波”的意象,分别描绘了晨曦中山林间的烟火与夜晚江面的波光,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动态美。
最后,“拟望凝台风又左,金光满棹送归舟”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期待观赏的场景,却因凝望台风而未能如愿,但金光满载的船桨似乎在为归舟送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球屿晓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王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
据鞍顾盼度沙碛,纵横白骨馀残烧。
举鞭迟留问田父,彼将欲语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据此,老夫父子服弓刀。
将军下令起丘甲,法严势迫无所逃。
攻城夺险数十战,民残兵弊夷枭巢。
当时二子没于阵,老夫幸免甘无聊。
匹夫僭乱起阡陌,祸延千里俱嗷嗷。
官私所杀尽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馀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
至今野火遍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