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行遍下虚檐,白石苍烟曳匹缣。
坠子嶙峋喧雀鼠,古根坟起走蛇蚺。
颇妨俗辙烦回驾,不碍疏阴漫捲帘。
九老未应公作殿,临风长啸一掀髯。
群峰行遍下虚檐,白石苍烟曳匹缣。
坠子嶙峋喧雀鼠,古根坟起走蛇蚺。
颇妨俗辙烦回驾,不碍疏阴漫捲帘。
九老未应公作殿,临风长啸一掀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山草堂所见的九松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群峰行遍下虚檐”,以“群峰”开篇,暗示了诗人曾游历过众多山峰,而“下虚檐”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白石苍烟曳匹缣”一句,将白石与苍烟巧妙地比作画布上的线条,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细腻与丰富。
“坠子嶙峋喧雀鼠,古根坟起走蛇蚺”两句,通过“嶙峋”的石头和“坟起”的古根,以及“喧雀鼠”、“走蛇蚺”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颇妨俗辙烦回驾,不碍疏阴漫捲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即使需要返回尘世,也愿意暂时停下脚步,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通过“不碍疏阴漫捲帘”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最后,“九老未应公作殿,临风长啸一掀髯”两句,以“九老”象征长久的生命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美。同时,“临风长啸一掀髯”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洒脱,也寓意着对自由与真我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山草堂九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寒芜极目连三楚。雁阵惊相语。
一声长笛出高楼,渺渺断云天暮。
江深月黑,霜寒人静,独自衔芦去。
遥峰恰是衡阳数。寂寞潇湘雨。
无端孤客最先闻,嘹呖乱帆南浦。
只影横空,相逢何处,红蓼洲边路。
乍愁入、乌衣庭院。吹冷西风,吴天惊晚。
絮语雕梁,年年飘泊惯销黯。旧巢谁管。
便去也、尚留恋。拂水与梢花,想提起、艳情都懒。
愁绾。更系上红丝,带了香闺新怨。
倦游滋味,销几度、霜浓月澹。
料此后、闲煞斜阳,盼不到、归来双剪。
但悄立黄昏,一桁画帘空卷。
密缀枯荷,轻粘瘦蝶,酿寒犹浅。
盈盈湿泪,洒上海棠红泫。
渐凉飙、吹断丝丝,遥天又看鱼云满。
到晚来搀和,疏林叶响,空阶蛩怨。愁遣。更长短。
记门掩春深,梨花庭院。残砧荒杵,更作西窗悽惋。
最难禁、酒醒香销,数声雁带橹声远。
怕宵长、滴尽梧桐,一灯归梦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