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愁入、乌衣庭院。吹冷西风,吴天惊晚。
絮语雕梁,年年飘泊惯销黯。旧巢谁管。
便去也、尚留恋。拂水与梢花,想提起、艳情都懒。
愁绾。更系上红丝,带了香闺新怨。
倦游滋味,销几度、霜浓月澹。
料此后、闲煞斜阳,盼不到、归来双剪。
但悄立黄昏,一桁画帘空卷。
乍愁入、乌衣庭院。吹冷西风,吴天惊晚。
絮语雕梁,年年飘泊惯销黯。旧巢谁管。
便去也、尚留恋。拂水与梢花,想提起、艳情都懒。
愁绾。更系上红丝,带了香闺新怨。
倦游滋味,销几度、霜浓月澹。
料此后、闲煞斜阳,盼不到、归来双剪。
但悄立黄昏,一桁画帘空卷。
这首《长亭怨慢·秋燕》由清代词人戴延介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燕子离巢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的开篇“乍愁入、乌衣庭院”,以“愁”字点题,暗示了燕子即将离巢的哀伤情绪,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愁绪的氛围中。接着,“吹冷西风,吴天惊晚”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秋意渐浓、时间紧迫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絮语雕梁,年年飘泊惯销黯”则进一步描绘了燕子的生活状态,它们在雕梁上絮语,年复一年地漂泊,饱经风霜,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然而,“旧巢谁管。便去也、尚留恋”一句,转折中透露出燕子对旧巢的眷恋之情,即使要离开,心中仍存留着不舍。
接下来,“拂水与梢花,想提起、艳情都懒”通过燕子的动作和想象中的情景,展现了它们在离别前的慵懒与无奈,仿佛连往日的艳情都提不起兴趣,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
“愁绾。更系上红丝,带了香闺新怨”一句,将燕子的情感与人的思念联系起来,红丝象征着情感的牵绊,香闺则是女性的象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哀愁。
“倦游滋味,销几度、霜浓月澹”则从燕子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它们在旅途中经历的艰辛和疲惫,以及岁月的无情流逝,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料此后、闲煞斜阳,盼不到、归来双剪”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双剪则寓意着燕子的伴侣,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深秋燕子离巢的场景,充满了对生命、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黄金何以藏岩山,珠玉何以捐湖泉。
重华所宝不在此,金珠自在山泉间。
不事采求贵异物,曰藏曰捐岂不然。
晋武焚雉裘,羊车驾末年。
贞元明诏却瑟瑟琼林,大盈乃计锱铢焉。
不恒其德饰观听其究,鲜不笑柄千秋传。
重华非藏亦非捐,慎莫误会陆贾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