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弄,吴国弦,韶秀山川澹荡天。
照耀朱楼绿树,轻盈翠盖兰船。
谁家殢意期来毂,何处离情怨去鞭。
去鞭来毂纷无已,借问谁能忘忧喜。
忘忧喜,长流不尽春江水。
江南弄,吴国弦,韶秀山川澹荡天。
照耀朱楼绿树,轻盈翠盖兰船。
谁家殢意期来毂,何处离情怨去鞭。
去鞭来毂纷无已,借问谁能忘忧喜。
忘忧喜,长流不尽春江水。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人们的情感世界。诗人以“江南弄”为题,通过“吴国弦”、“韶秀山川”、“淡荡天”等词语,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秀丽与宁静之美。接着,诗人运用“朱楼”、“绿树”、“翠盖”、“兰船”等意象,细腻地勾勒出江南特有的景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谁家殢意期来毂,何处离情怨去鞭”两句,巧妙地将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表达了对相聚与离别的感慨。其中,“殢意”、“期来毂”、“离情”、“怨去鞭”,分别描绘了期待与相聚的喜悦,以及离别时的哀愁,情感丰富而细腻。
最后,“去鞭来毂纷无已,借问谁能忘忧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面对人生的喜乐与忧愁时,又有谁能真正忘却呢?“长流不尽春江水”则以春江水的永恒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