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一炊黍,今日知我谁。
躯壳即坚石,消铄还有时。
酒酣悲故交,出门盲风吹。
寒藤洒白雨,新冢无高卑。
朽蝶蜕千古,容止难复窥。
当年共春酌,亦是好顺眉。
因斯悟消息,及时犹可追。
所疾没世名,不称良足悲。?珑玉琐骨,绰约莲华姿。
精神在天地,惝恍若见之。
否则负诞降,行走皆肉尸。
寄生一炊黍,今日知我谁。
躯壳即坚石,消铄还有时。
酒酣悲故交,出门盲风吹。
寒藤洒白雨,新冢无高卑。
朽蝶蜕千古,容止难复窥。
当年共春酌,亦是好顺眉。
因斯悟消息,及时犹可追。
所疾没世名,不称良足悲。?珑玉琐骨,绰约莲华姿。
精神在天地,惝恍若见之。
否则负诞降,行走皆肉尸。
这首诗《曾珣五真图诗(其四)第四图》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与存在的深刻洞察。
首句“寄生一炊黍,今日知我谁”,以微小的生命单位“一炊黍”比喻短暂的人生,引出对当下自我身份的疑问,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躯壳即坚石,消铄还有时”,将坚硬的躯壳比作易腐的物质,强调了生命终将消逝的必然性。
“酒酣悲故交,出门盲风吹”描绘了人在醉酒后的感伤,面对离散的旧友,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控。接着,“寒藤洒白雨,新冢无高卑”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生死平等的哲思,无论生前地位如何,最终都归于尘土。
“朽蝶蜕千古,容止难复窥”则以蝴蝶化蛹为蝶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即使过去的事物难以再现。最后,“当年共春酌,亦是好顺眉”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珍惜。
“因斯悟消息,及时犹可追”点明了诗人的感悟,即从生命的变化中领悟到时间的宝贵,鼓励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结尾“所疾没世名,不称良足悲”表达了对追求虚名的不屑,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生活的体验与内在的成长。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理思考贯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与世界的联系,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生命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