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人巧作襄样花,何年落子空王家。
羽衣霓袖涴香蜡,从此人间识尤物。
青琐诸郎却未知,天公下取仙翁诗。
乌丸鸡距写玉叶,却怪寒花未清绝。
北风驱雪度关山,把烛看花夜不眠。
明朝诗成公亦去,长使梅仙诵佳句。
湖山信美更须人,已觉西湖属此君。
坐想明年吴与越,行酒赋诗听击钵。
化人巧作襄样花,何年落子空王家。
羽衣霓袖涴香蜡,从此人间识尤物。
青琐诸郎却未知,天公下取仙翁诗。
乌丸鸡距写玉叶,却怪寒花未清绝。
北风驱雪度关山,把烛看花夜不眠。
明朝诗成公亦去,长使梅仙诵佳句。
湖山信美更须人,已觉西湖属此君。
坐想明年吴与越,行酒赋诗听击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苏公蜡梅》,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独特的美丽和艺术魅力。首句“化人巧作襄样花”形容蜡梅花仿佛出自巧匠之手,如同襄王梦中的奇花。接着,“何年落子空王家”暗示蜡梅的来历不凡,可能曾被误认为皇家之物。
“羽衣霓袖涴香蜡”形象地写出蜡梅花瓣如仙女般轻盈,香气四溢,惹人喜爱。“从此人间识尤物”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珍稀花卉的惊叹和欣赏。然而,“青琐诸郎却未知”暗示只有少数人能真正领略其美,寻常人难以理解。
“天公下取仙翁诗”暗指蜡梅之美激发了诗人的灵感,接下来的“乌丸鸡距写玉叶”则以精致的笔触描绘蜡梅花朵的形态,令人赞叹。诗人对蜡梅的赞美中,也流露出一丝遗憾,认为它的清绝之美还未被充分认识。
“北风驱雪度关山,把烛看花夜不眠”描绘出诗人深夜赏花的场景,蜡梅在严冬中傲然绽放,令人心生敬意。最后两句预示着诗人与蜡梅的缘分将尽,明日诗作完成后,他将离去,但蜡梅的佳句将长久流传,梅仙也将吟咏不已。
整首诗通过蜡梅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