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转板桥斜,峰回鸟道曲。
山泉最可人,清音漱寒玉。
溪转板桥斜,峰回鸟道曲。
山泉最可人,清音漱寒玉。
这首诗描绘了梨岭道中的自然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流、板桥、山峰和鸟道的和谐共生,以及山泉清音的美妙。诗人以“溪转板桥斜,峰回鸟道曲”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转”、“斜”、“回”、“曲”等动词,生动地勾勒出溪流绕过板桥、山峰回旋间鸟道蜿蜒曲折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动态美。接着,“山泉最可人,清音漱寒玉”两句,将山泉拟人化,赋予其情感,通过“清音漱寒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泉清澈悦耳的声音,如同寒玉般清脆,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纯净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温公早岁侍天章,万里西来漕益昌。
讲学于时资友镇,留题到处著男光。
春秋比较年相似,诗礼渐摩日正长。
发策决科自馀事,要须器业踵前芳。
作者固已难,读者亦未易。
有宝斯识宝,至宝况难值。
三家寠人子,岂辨瑚琏器。
鼠璞将见珍,周鼎或斡弃。
诗道诚难言,大要该六义。
其高出苍天,其深潜厚地。
枯中发秾华,淡处有馀味。
似拙乃藏巧,借钝以宣利。
开阔要波澜,组织须经纬。
或险而莫亲,或平而足贵。
圆转各随形,悟入非力至。
不止事吟哦,先须存兴寄。
变态千万端,胜处同一致。
以此而读诗,庶得古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