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寻山伐木,子猷爱竹叩门。
我已烟霞痼疾,每逢佳处开樽。
康乐寻山伐木,子猷爱竹叩门。
我已烟霞痼疾,每逢佳处开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康乐寻山伐木",暗指东晋名士谢灵运(字康乐)的山水情怀,他喜欢游山玩水,伐木自娱。次句"子猷爱竹叩门",则是借晋人王徽之(字子猷)对竹子的独特喜爱,表达诗人对高雅情趣的向往,来访者轻敲竹门,似在寻求心灵的共鸣。
"我已烟霞痼疾",诗人自称已深陷于自然美景与超脱尘世的烟霞生活之中,这"痼疾"一词寓言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痴迷和执着。最后,"每逢佳处开樽",每当遇到美景,诗人便会开怀畅饮,以酒助兴,享受人生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闲适、超然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