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去作远游僧,千里关河付脚縢。
坏衲秋缝慈母线,空山夜别祖师灯。
王城乞食应持钵,岳寺栖禅暂挂藤。
何日诸方参叩遍,一庵归老白云层。
故人去作远游僧,千里关河付脚縢。
坏衲秋缝慈母线,空山夜别祖师灯。
王城乞食应持钵,岳寺栖禅暂挂藤。
何日诸方参叩遍,一庵归老白云层。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为送别友人道存法师远游而作,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和对道存师修行生活的想象与祝愿。首联“故人去作远游僧,千里关河付脚縢”,描绘了友人离别后踏上遥远旅程的情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颔联“坏衲秋缝慈母线,空山夜别祖师灯”,通过写道存师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破旧僧袍,以及在寂静的山中与师父告别,展现了他朴素的生活和虔诚的修行态度。
颈联“王城乞食应持钵,岳寺栖禅暂挂藤”,进一步描绘了道存师行脚乞食、在寺庙中挂单修行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他的苦修精神。
尾联“何日诸方参叩遍,一庵归老白云层”,表达了诗人期待道存师有一天能遍访各方禅林,最终在白云深处的庵中安享晚年,流露出对友人圆满修行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道存师生活细节的刻画,传达出对友人出家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
苞藏成别岛,沿浊致清涟。
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
远写风光入,明含气象全。
渚烟笼驿树,波日漾宝筵。
曲岸留缇骑,中流转綵船。
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
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
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
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
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
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州。
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
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