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

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州。

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

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xiānggōngguīxiāngguógǒngxiànfànluòshuǐjiàn
táng / liú

gǒngshùyānyuèshàngqīngguānghánliú
qiěsānyóufànzhōu

péngfēngháifèngguīlínzhèngqiū
suīpānxiǎoshānguìyānliú

注释
巩树:坚固的大树。
烟月:月光和雾气。
清光:清澈的月光。
含:包含,映照。
碧流:碧绿的水流。
三已色:世俗的三种烦恼(红尘、名利、疾病)。
五湖:泛指各地,这里可能象征广阔的天地。
鹏息:大鹏鸟的休息。
凤归:凤凰归巢。
正秋:正当秋季。
小山桂:小山上的桂花,象征高洁或远方的故乡。
淹留:长时间停留。
翻译
月光映照在坚固的树上,清辉流淌在碧绿的水面。
暂且忘却世间纷扰,还能欣赏到五湖的美景。
大鹏歇息后风又起,凤凰归巢正值秋意浓。
虽然攀折了小山的桂花,但这并非我长久停留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题目为《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首句“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描写的是巩山之上的树木被月色笼罩,清澈的月光如同碧水般流淌。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月景的美丽。

接着,“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州。”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达到“三已”的高龄,但仍然像游历过五湖(太湖、洞庭湖等)的仙境一般,去感受那份超凡脱俗的境界。

再看“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这里借用了传说中大鹏和凤凰这两种神鸟来比喻诗人自身的境遇。鹏凰都有选择安居之地的智慧,诗中的“我”也在寻找自己的归宿。这一句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自然界万物皆在收获。

最后,“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则是说尽管攀住了那象征着高贵与清白的小山之上的桂树,但诗人并没有在此久留。这里的“桂”可能隐喻着功名或理想,诗人表达了虽然有所追求,但不会停滞不前。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寻自我价值的思想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定从容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借助神话传说的艺术手法,刘禹锡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河间道中遇雷雨作

连山走云气,掣电相追飞。

风吹白草短,雨卷黄埃来。

霹雳迸我前,嵯峨为之隳。

驱车石梁下,惝恍精魄迷。

漠漠斗神鬼,惨惨横蛟螭。

腾翻曜躔坼,陟落银潢低。

苍昊不可仰,孤光激轮啼。

百谷同一声,下上争喧豗。

移时吐羲魄,斜曛暄湿衣。

长虹驰远景,飞挂荒城西。

行行日已暮,仆马同疲饥。

谢尔朱门子,高堂戒勿垂。

(0)

费改斋除铜仁邑下问方宜诗以代答·其一

问俗湖南似,劳形案牍删。

江喧村市近,花放讼庭闲。

试茗能消渴,煨薯说驻颜。

树光相映发,人在翠微间。

(0)

自马圈子至常山峪

地险不可越,客情悄然孤。

矧复此螺壳,辗转相萦纡。

两岩束之窘,阴忧惨粟肤。

疑经太古来,寒气尚未苏。

长风石胁破,白日乌尾逋。

足摄鼋鼍驾,心骇神鬼驱。

下者所欲登,但闻绝顶呼。

进退难预谋,得上争须臾。

楼台现缥缈,星斗扪虚无。

鞍马且将息,前途仗撑扶。

仆夫吻更渴,急畀村酒沽。

(0)

久雨

久雨昼昏黑,余阴暧幽屋。

天影逗明晦,云脚递伸缩。

枯杨发新姿,低藤下深绿。

土花夹荒径,垣衣被墙木。

散发走广野,振衣睇层麓。

潜蛟匝奔湍,激雷闭穷谷。

快意溯清流,开襟逆飞瀑。

六合清气蟠,一吸欲满腹。

窅然发浩吟,环坐媚幽独。

(0)

静宁早发

鸡鸣野店晓风寒,一枕清宵旅梦阑。

残月渐低星未落,曙光送客过青山。

(0)

宫怨

花发长门又一春,守宫检点臂纱新。

卷帘通得昭阳月,闲话琵琶出塞人。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