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短径雨斑斑,何事投珠满竹关。
雌甲自怜同犬马,馀年祇合付溪山。
惊看苜蓿惭分饷,欲办茅柴共破颜。
珍重新晴堪把臂,入林休羡鸟知还。
萧萧短径雨斑斑,何事投珠满竹关。
雌甲自怜同犬马,馀年祇合付溪山。
惊看苜蓿惭分饷,欲办茅柴共破颜。
珍重新晴堪把臂,入林休羡鸟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甲寅年的生日之际,面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慨。首句“萧萧短径雨斑斑”,以雨点斑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生活的琐碎与季节的更迭。
接着,“何事投珠满竹关”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珍珠投入竹关的情景,象征着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竹关”可能暗指生活的束缚或内心的壁垒,而“投珠”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雌甲自怜同犬马,馀年祇合付溪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雌甲,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将自己比作犬马,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哀叹,以及对余生的无奈安排,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惊看苜蓿惭分饷,欲办茅柴共破颜。”这一联中,“苜蓿”常被用来比喻微薄的生活,这里暗示作者对于生活现状的自嘲和无奈。“分饷”可能指的是分享食物,表达了一种与人共享生活的愿望,但“惭”字又透露出作者对此的尴尬和自责。
最后,“珍重新晴堪把臂,入林休羡鸟知还。”这两句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新晴,象征着希望和新生;“把臂”则是亲密友好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份喜悦。同时,对“鸟知还”的羡慕,既是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能够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对生活、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蓬莱谪居香案吏,此语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阁雄名由此起。
一从圮废知几年,栋摧础断埋空山。
遗踪馀址杳何处,惟有竹树荒芜閒。
过者徘徊游者惜,举头不见溪山色。
寂寞无人欲问谁,神仙有景真虚掷。
一兴一弊固有时,主人旌旆来何迟。
下车铓刃得优逸,痛此旧事几凌夷。
呼工萃材若河决,正值西成农隙月。
屹然大厦立层巅,百尺崇基鬼神拔。
虹蜺截空崖险平,一级一级烟云生。
步武陵虚眉睫湿,四面四面屏障迎。
时携宾佐恣吟赏,笙歌辈类文章党。
回眸眩晃相顾笑,莫辨人间与天上。
观风龌龊环翠低,左右罗列如婴儿。
鉴湖浩渺稽岭秀,上下延揖生光辉。
秋日凄清春日媚,冬宜饮雪夏宜醉。
四时风景各一全,须言不是寻常地。
乃知真境未易彰,神物宝护天缄藏。
人谋暗与鬼工合,一日剖露如腾骧。
越王台榭荒凉后,唐相英灵磨灭久。
千岩万壑幽隐处,而今尽入人襟袖。
凭栏黯黯半斜阳,烧烟渔火凝寒光。
此时撇起千里恨,使人凄哽生断肠。
隔帘依依渐明月,酒气浩荡歌声滑。
此时放出百杯欢,使人雍容重击节。
惟公独作蓬莱主,夜拥琴书杂樽俎。
胸中气焰欲干斗,座上辞锋欣捉麈。
嗟余时作蓬莱客,赋咏登临儒者职。
千日徒教混醉醒,七言未解锵金石。
蓬莱本在沧溟中,那知平地别有宫。
方壶圆峤咫尺是,愿乘鹏翼长西东。
满筵谁匪蓬莱宾,阖境尽是蓬莱民。
人人共结蓬莱约,行行醉看蓬莱春。
《蓬莱行》【宋·钱公辅】蓬莱谪居香案吏,此语昔自微之始。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阁雄名由此起。一从圮废知几年,栋摧础断埋空山。遗踪馀址杳何处,惟有竹树荒芜閒。过者徘徊游者惜,举头不见溪山色。寂寞无人欲问谁,神仙有景真虚掷。一兴一弊固有时,主人旌旆来何迟。下车铓刃得优逸,痛此旧事几凌夷。呼工萃材若河决,正值西成农隙月。屹然大厦立层巅,百尺崇基鬼神拔。虹蜺截空崖险平,一级一级烟云生。步武陵虚眉睫湿,四面四面屏障迎。时携宾佐恣吟赏,笙歌辈类文章党。回眸眩晃相顾笑,莫辨人间与天上。观风龌龊环翠低,左右罗列如婴儿。鉴湖浩渺稽岭秀,上下延揖生光辉。秋日凄清春日媚,冬宜饮雪夏宜醉。四时风景各一全,须言不是寻常地。乃知真境未易彰,神物宝护天缄藏。人谋暗与鬼工合,一日剖露如腾骧。越王台榭荒凉后,唐相英灵磨灭久。千岩万壑幽隐处,而今尽入人襟袖。凭栏黯黯半斜阳,烧烟渔火凝寒光。此时撇起千里恨,使人凄哽生断肠。隔帘依依渐明月,酒气浩荡歌声滑。此时放出百杯欢,使人雍容重击节。惟公独作蓬莱主,夜拥琴书杂樽俎。胸中气焰欲干斗,座上辞锋欣捉麈。嗟余时作蓬莱客,赋咏登临儒者职。千日徒教混醉醒,七言未解锵金石。蓬莱本在沧溟中,那知平地别有宫。方壶圆峤咫尺是,愿乘鹏翼长西东。满筵谁匪蓬莱宾,阖境尽是蓬莱民。人人共结蓬莱约,行行醉看蓬莱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ryk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