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鳞》
《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鳞》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胡不同我此长生。

(0)
注释
掩映:相互遮掩,互相衬托。
倏忽:忽然,迅速。
九野:广阔无垠的原野。
玱珩:形容乐器声音清脆悦耳。
鼓倡:击鼓吹号,比喻倡导或引导。
相羊:徘徊,闲游。
四瀛:指天下四方的海洋。
营营:形容忙碌或奔走。
长生:永恒的生命,不死。
翻译
西峰被遮掩在暗影中,而东峰明亮耀眼,瞬间的变化让人惊讶。
广阔的田野雨量充沛,仿佛龙要启程远征,六月正是盛会,响起各种乐器的声音。
雷电消失,风轻轻吹过,鼓、鼙、铃、箫、笙交织出和谐的乐章。
彩虹如旗帜般展开,云彩摇曳,万条龙舞动,景象壮观。
天门大开,仙女迎接,这情景不同于他国的雨后清新。
天空中央有个洞穴,遗落了明珠,我曾在那里取水探寻幽深的清凉。
过去怀疑是否真实,如今确信无疑,怎能不向乘坐鲸鱼的仙人询问。
摆脱尘世束缚,前往玉京仙境,悠然漫步,俯瞰四方海洋。
我呼唤朋友为何忙碌,无论是寒暑饥饿还是口渴,都已改变,为何不与我共享长生之道。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夏日风雨变幻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对神秘自然现象的感悟。首句“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以对比和动态的手法,展现出山峰在风雨中的明暗交错,给人以视觉冲击。接着,“九野雨足龙上征”象征着雨水充沛,仿佛龙腾而起,暗示着神秘力量的显现。

“六月正乃会玱珩”点明了时间是龙会的时节,玱珩之声可能象征龙的吟啸或宝器的碰撞,增添了神秘气氛。“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描绘了风雨过后,风声变得轻柔,各种声音交织,如同音乐般和谐。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运用了瑰丽的想象,将彩虹比作旗帜,云彩如旌旗飘动,形象地描绘出龙群的壮观景象。“天门大开仙子迎”则暗示了超凡的氛围,仿佛仙子迎接来访者。

诗人回忆自己曾游历龙洞的经历,并感叹“中天有洞遗珠缨”,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赵德鳞的邀请,希望他能一同分享这种超越世俗的长生体验,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的自然奇观,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其二

昔重间平乐,中推辅佐功。

德容咸有裕,善庆果无穷。

以义情虽夺,于亲礼更崇。

洛郊春向晚,薤挽变凄风。

(0)

慈圣皇太后挽词·其三

榆輴渐出金门远,兰膳深悲玉座空。

奕叶舜华推至孝,前朝文母继清风。

柏城郁郁依嵩北,石阙隆隆镇洛东。

白发老臣何以报,日期西去扫山宫。

(0)

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其一

晓辟天阍出帝纶,麾幢误委不才臣。

六条颁诏专临雍,一道全师别制秦。

虽受深恩辞北阙,拟将何术抚西人。

他年遂解簪缨去,乞去伊川号散民。

(0)

赠市隐者

縠帔绛绡头,墙东隐侩牛。

闲门甘肮脏,薄俗重伊优。

有頍宁须拂,无资可用游。

故人虽茜旆,那复问前驺。

(0)

朱鸟航

浮航二十四,一一跨淮中。

此地名朱鸟,当年踏彩虹。

香尘迷旧路,寒水荡遥空。

日暮惊飞盖,翩翩下渚鸿。

(0)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九

抚云璈,吹玉箫。艳舞回罗袂,香风闪步摇。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