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危难之秋,折冲樽俎之地,咽旃契齿,岂分生还,八万里远返旌旄,帝嘉乃勋,特倚长才典属国;
论爵通侯之位,述德宰相其家,悬榻倾襟,不遗下走,二十年义兼师友,我悲后死,何止私恩哭寝门。
奉命危难之秋,折冲樽俎之地,咽旃契齿,岂分生还,八万里远返旌旄,帝嘉乃勋,特倚长才典属国;
论爵通侯之位,述德宰相其家,悬榻倾襟,不遗下走,二十年义兼师友,我悲后死,何止私恩哭寝门。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追忆曾纪泽之功绩与人品。上联“奉命危难之秋,折冲樽俎之地”描绘曾纪泽在国家危难之际,于外交场合力挽狂澜,展现了其卓越的外交才能。接着“咽旃契齿,岂分生还”则表达了曾纪泽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韧与无畏,即使身陷险境,也未曾放弃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
下联“八万里远返旌旄,帝嘉乃勋”赞扬了曾纪泽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皇帝对其功勋给予了高度肯定。紧接着“特倚长才典属国”则进一步强调了曾纪泽在外交领域的杰出成就,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外交的重要支柱。
最后两句话“论爵通侯之位,述德宰相其家”是对曾纪泽政治地位的肯定,不仅在官职上达到了高位,更在道德品质上堪比宰相,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而“悬榻倾襟,不遗下走”则描述了曾纪泽对待下属的宽厚与仁慈,即使地位高高在上,仍能放下身段,关心和帮助他人。“二十年义兼师友,我悲后死,何止私恩哭寝门”则是对曾纪泽逝世的哀悼,不仅因为个人的私恩,更是因为失去了一个在道义上如同师友般的人物,其影响深远,令人感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