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鳞片片起,怡悦此中间。
弘景良常隐,安仁洛涘閒。
风霆时出岫,霖雨且栖山。
西涧曾非远,扶藜几往还。
波鳞片片起,怡悦此中间。
弘景良常隐,安仁洛涘閒。
风霆时出岫,霖雨且栖山。
西涧曾非远,扶藜几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怡云阁周围的自然景象与宁静氛围。首句“波鳞片片起”以动态之景开篇,仿佛水面波光粼粼,生动展现了水面上的光影变化。接着“怡悦此中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和谐,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弘景良常隐,安仁洛涘閒”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隐居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弘景”指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道士陶弘景,“安仁”则是晋代诗人潘安的字,这里通过引用他们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风霆时出岫,霖雨且栖山”描绘了山间风云变幻的景象,风起云涌,雷鸣电闪,随后是雨水滋润山林,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最后,“西涧曾非远,扶藜几往还”则以西涧为引,表达了诗人多次前往与返回的频繁造访,以及对这片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这里的“扶藜”指的是手持拐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老或行动不便时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良苗已入土,田间水沄沄。
昨夜苗根发,翳叶如烟云。
草生害我苗,匝月一再耘。
是时人苦热,出门天未昕。
郁蒸体流膏,爬捽手生皲。
手荼拥根节,腰草驱蝇蚊。
青青衿佩子,从事哀我勤。
哀我勤自乐,尔非沮溺群。
初闻丹青写明眸,明妃私喜六宫羞。
再闻北使选绝色,六宫无虑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万里今从汉宫出。
悔不别君未识时,免使君心怜玉质。
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
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
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
来时无数后宫花,明日飘零成底用。
宫花无用妾如何,传去哀弦幽思多。
君王要听新声谱,为谱高皇猛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