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丹青写明眸,明妃私喜六宫羞。
再闻北使选绝色,六宫无虑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万里今从汉宫出。
悔不别君未识时,免使君心怜玉质。
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
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
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
来时无数后宫花,明日飘零成底用。
宫花无用妾如何,传去哀弦幽思多。
君王要听新声谱,为谱高皇猛士歌。
初闻丹青写明眸,明妃私喜六宫羞。
再闻北使选绝色,六宫无虑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万里今从汉宫出。
悔不别君未识时,免使君心怜玉质。
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
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
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
来时无数后宫花,明日飘零成底用。
宫花无用妾如何,传去哀弦幽思多。
君王要听新声谱,为谱高皇猛士歌。
这首《明妃曲》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变迁。
开篇“初闻丹青写明眸”,以王昭君的美貌入题,通过画师笔下的形象,引出她的喜悦与六宫嫔妃的羞愧。接着“再闻北使选绝色”,点明她被选为和亲使者,预示着即将离开宫廷,踏上遥远的边疆之路,引发了内心的愁绪。王昭君的愁情贯穿全诗,她感叹自己只能以愁面对命运的安排,最终不得不离开熟悉的汉宫,远赴异域。
“君心有忧在远方”一句,表达了王昭君对君王的担忧,同时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她遗憾未能在更早的时候认识自己的命运,以免让君王因她的离去而心生怜悯。王昭君深知自己身为女子,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只能承受分离之痛。
“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将自然界的飞鸿与王昭君的琵琶声相对比,强调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即使飞鸿也无法理解她的思念之情,只能带着离别的愁绪返回故乡。
最后,“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展现了王昭君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她认为即便生命终结,君王的恩情依然深重,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与忠诚。尽管宫中繁花似锦,但在王昭君看来,这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君王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复杂的情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敬仰。
小草浪出山,大隐乃居市。
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倾身犯火宅,顾自以为戏。
汗颜逢冰子,更复问奚自。
三肃斋中人,本是青云器。
虽然山上山,政尔吏非吏。
肃肃窗前竹,见引著胜地。
世间剧寒暑,了不受荣悴。
门前剥啄客,欲问观我意。
但持邯郸枕,赠我一觉睡。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
醉里吟诗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栖鸦。
暂脱朝衣不当闲,澶州梦断已多年。
诸公自致青云上,病客长斋绣佛前。
随意时为师子卧,安心懒作野狐禅。
炉烟忽散无踪迹,屋上寒云自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