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妃曲》
《明妃曲》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初闻丹青写明眸,明妃私喜六宫羞。

再闻北使选绝色,六宫无虑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万里今从汉宫出。

悔不别君未识时,免使君心怜玉质。

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

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

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

来时无数后宫花,明日飘零成底用。

宫花无用妾如何,传去哀弦幽思多。

君王要听新声谱,为谱高皇猛士歌。

(0)
鉴赏

这首《明妃曲》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变迁。

开篇“初闻丹青写明眸”,以王昭君的美貌入题,通过画师笔下的形象,引出她的喜悦与六宫嫔妃的羞愧。接着“再闻北使选绝色”,点明她被选为和亲使者,预示着即将离开宫廷,踏上遥远的边疆之路,引发了内心的愁绪。王昭君的愁情贯穿全诗,她感叹自己只能以愁面对命运的安排,最终不得不离开熟悉的汉宫,远赴异域。

“君心有忧在远方”一句,表达了王昭君对君王的担忧,同时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她遗憾未能在更早的时候认识自己的命运,以免让君王因她的离去而心生怜悯。王昭君深知自己身为女子,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只能承受分离之痛。

“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将自然界的飞鸿与王昭君的琵琶声相对比,强调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即使飞鸿也无法理解她的思念之情,只能带着离别的愁绪返回故乡。

最后,“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展现了王昭君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她认为即便生命终结,君王的恩情依然深重,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与忠诚。尽管宫中繁花似锦,但在王昭君看来,这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君王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复杂的情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敬仰。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夏夜

幽窗报夕霁,微月在屋橑。

手中白羽扇,共此夜寥寥。

六月天正碧,三更树微摇。

缅怀山中景,兹夕感路遥。

长啸送行云,可望不可招。

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0)

同叔易于观我斋分韵得自字

小草浪出山,大隐乃居市。

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倾身犯火宅,顾自以为戏。

汗颜逢冰子,更复问奚自。

三肃斋中人,本是青云器。

虽然山上山,政尔吏非吏。

肃肃窗前竹,见引著胜地。

世间剧寒暑,了不受荣悴。

门前剥啄客,欲问观我意。

但持邯郸枕,赠我一觉睡。

(0)

题东家壁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

醉里吟诗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栖鸦。

(0)

题小室

暂脱朝衣不当闲,澶州梦断已多年。

诸公自致青云上,病客长斋绣佛前。

随意时为师子卧,安心懒作野狐禅。

炉烟忽散无踪迹,屋上寒云自黯然。

(0)

观江涨

涨江临眺足消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并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

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

(0)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其一

茂林当日映群贤,也唤畸人到席间。

弃我便惊车辙远,怀君端合鬓毛班。

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

遥想诗成记来日,笔端风雨发天悭。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