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江临眺足消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并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
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
涨江临眺足消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并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
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观江涨》,描绘了江水上涨时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涨江临眺足消忧”表达了诗人站在江边远望,江水上涨的景色能暂时排解他的忧虑。第二句“倚杖江边地欲浮”则写出诗人倚杖而立,仿佛连大地都被江水所淹没的错觉。
接下来,“叠浪并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描绘了江浪翻滚,太阳在波涛中显得孤独,而江水滔滔不绝,似乎要横贯天际。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了江水的磅礴气势。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写的是江水上涨迫使鼋鼍(水生动物)争夺新的栖息地,连鸥鹭也被惊飞,失去了原有的栖息之地,寓言了自然生态因江水上涨而受到的影响。
最后两句“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诗人感慨为了官职,他不得不放弃欣赏美景的快意,只觉得缺少一只小船,可以随波逐流,自由自在。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束缚和个人理想的矛盾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水上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
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
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
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
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
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
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
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