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阮公啸台次韵辛正叔》
《阮公啸台次韵辛正叔》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有口莫饮盗泉水,有手莫探骊龙珠。

秋风冷落千古意,追风绝足谁能拘。

白云青山避世乐,击鼓撞钟廊庙居。

等閒舒卷四海为之动,岂惮一一从吹竽。

君看事事绝天险,阿房宫在空荒墟。

野人不识贵者帝,直欲炙背同向茅檐隅。

由来土苴漫优劣,亹亹传习随有无。

当时一啸亦偶尔,至今登览烦嗟歔。

吾人妙质素所畏,感叹陈迹追盈虚。

泾清渭浊固可辨,未应到海君能殊。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阮公啸台次韵辛正叔》。诗中以阮籍的“啸台”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有口莫饮盗泉水,有手莫探骊龙珠”,运用了两个典故,告诫人们要洁身自好,不可贪图非分之物。接着“秋风冷落千古意,追风绝足谁能拘”两句,通过秋风的冷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往事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白云青山避世乐,击鼓撞钟廊庙居”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身处庙堂,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接下来的“等閒舒卷四海为之动,岂惮一一从吹竽”则强调了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即使是最微小的举动也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

“君看事事绝天险,阿房宫在空荒墟”通过对比阿房宫的兴盛与现在的荒凉,反映了世事无常,繁华终将消逝的主题。而“野人不识贵者帝,直欲炙背同向茅檐隅”则表达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简单和平凡。

最后,“由来土苴漫优劣,亹亹传习随有无”指出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并不在于其形式的高下,而是在于其内容的价值。而“当时一啸亦偶尔,至今登览烦嗟歔”则表达了对过去事物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九桂州同僚饯别

窗户青红尚湿,主人已作归期。坐中宾客尽邹枚。

盛事它年应记。别酒深深但劝,离歌缓缓休催。

扁舟明日转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0)

题玉泉

灵源曾记古篇章,飞入霜筠万丈长。

六月林风吹宝瑟,九秋山翠坼银潢。

试茶石鼎云含液,酿酒兵厨菊有香。

到此欲知真玉性,不为圆折本来方。

(0)

题月波楼

烟波万里浮舟国,云木华亭鹤唳乡。

欲驻野王船一饷,数声风笛肯相将。

(0)

清明日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

今日江城衰病起,佛前新火一炉香。

(0)

望淮山硖石寺予幼年过此今十载矣

十年落泊竟何成,人事纷纷几废兴。

今日扁舟淮上去,青山似与客相迎。

(0)

闻红鹤有感

东风吹晓麦青青,柯山树头红鹤呜。

窗间梦断客叹息,忆我去年临汝城。

平池朱阁花如雪,岘山少室两奇绝。

岂知崎岖黄土岗,茅屋芦篱风雨折。

殷勤寄语望嵩楼,此身强健会重游。

陈迹再寻难料得,正如三到旧黄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