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寿观重萼梅》
《万寿观重萼梅》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街倦踏软红尘,喜见宫梅漏泄春。

千叶剪琼多态度,九英照日倍精神。

香清暗馥维摩榻,韵胜全疑姑射人。

好是孤山临水看,广平能与赋清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寿shòuguānzhòngèméi
sòng / hóng

tiānjiējuànruǎnhóngchénjiàngōngméilòuxièchūn

qiānjiǎnqióngduōtàijiǔyīngzhàobèijīngshén

xiāngqīngànwéiyùnshèngquánshèrén

hǎoshìshānlínshuǐkàn广guǎngpíngnéngqīngxīn

翻译
在繁华喧嚣的京城街头,我感到疲惫,欣喜地看到皇宫中的梅花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无数花瓣如琼瑶般精致,姿态万千,九朵梅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精神焕发。
梅花的清香悄悄弥漫在维摩诘的榻前,韵味高雅,仿佛有姑射仙子般的风采。
最妙的是独自在孤山边欣赏这梅花,广平能写出清新脱俗的诗篇来赞美它。
注释
天街:京城街道。
软红尘:形容繁华喧闹的城市。
宫梅:皇宫中的梅花。
漏泄春: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千叶剪琼:形容梅花花瓣如琼玉般精细。
琼:美玉,比喻梅花的洁白。
姑射人:传说中的仙女,形容梅花的超凡脱俗。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著名山峰,以梅花著名。
广平:指诗人或友人,可能暗示友人具有清新文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春日的美丽景象和皇家园林中的梅花盛开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巧刻画,展现了宫中梅花的独特韵味和生机。

"天街倦踏软红尘"一句,以一种慵懒、温暖的语气开始,描绘出宫廷街道上春日柔和的地面,不见尘土飞扬,让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紧接着"喜见宫梅漏泄春",表达了诗人对宫中早春梅花初放的喜悦之情,"漏泄"一词形象地传递出春意渐浓的感觉。

"千叶剪琼多态度,九英照日倍精神"两句,更具体描述了梅花的美丽和生机。"千叶"指的是众多的梅花瓣,它们宛如精致的玉石(琼)一样,每一瓣都有不同的姿态;"九英"则是形容最美好的那几朵梅花,"照日"表明这些梅花在阳光下更加鲜艳,"倍精神"则强调了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

"香清暗馥维摩榻,韵胜全疑姑射人"两句,又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对宫中梅花的描绘。"香清"表达了梅花的清新之香,而"暗馥"则形容这种香气不张扬,却又令人难以忘怀;"维摩榻"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庭院或休憩处,那里可以静坐赏梅,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韵胜全疑"表明这里的景致和氛围已经超越了人们平日所能想象,"姑射人"则是一种诗意化的说法,或许是指那些在此享受美景的人们。

最后两句"好是孤山临水看,广平能与赋清新"。这里"孤山"可能是对某个特定地点的称呼,它旁边有流水,环境清幽;"临水看"则表达了最佳观赏位置,诗人在这样的地方欣赏梅花,感到格外的美妙和宁静。"广平能与赋清新"可能是指在这样一个地方,就连广阔的天地也似乎能与之相谐和,与诗人的心境相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宫廷梅花的美丽,更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席提举生辰

朔风迎腊换尧蓂,一叶阶前尚吐英。

天上麒麟来昨梦,河东鸑鷟自时名。

锦衣故国今谁有,棣萼中朝日更荣。

终上青冥环坐座,弧南长并一星明。

(0)

汝州道中呈遵道

青烟漠漠柳依依,落日云中雁北飞。

咄咄书空谁的会,迟迟行道子同归。

桑阴盖地牛羊困,麦秀漫山鸟雀肥。

向晚未知投宿处,败篱疏屋火烟微。

(0)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其四

朝气爽不昏,清净天无霞。

善恶两相融,世虑遗尘沙。

疏钟下残月,馀响递幽遐。

了失去来心,淤泥出荷茄。

(0)

金丹诗诀·其二十

山林静处最宜良,或在尘中或在乡。

土德厚时丹得厚,妄为立见有迍殃。

(0)

句·其二

老境得为丘壑伴,醉乡还胜子孙扶。

(0)

苏仙宅

苏君善养志,以孝格神明。

一朝蜕尘鞅,通籍赤霞城。

相看疑梦寐,去若鹅毛轻。

玉笙堕哀响,烟髦错霓旌。

丹井愈沈屙,橘叶通仙灵。

至今华屋底,想像双眉青。

云装挹飞袖,蕊佩敲风鸣。

兹事既茫邈,无阶接蓬瀛。

掬月漱吟齿,餐霞寿颓龄。

蕴真思远托,何从保长生。

汉武梓棺朽,秦皇鲍鱼腥。

空山鹤未归,花发春冥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