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本一家,狎处无诈虞。
承平昧远虑,将相多滥竽。
遂使一统势,分割成魏吴。
不正偾事罪,徒惜蹈义驱。
弹射仍窃位,气燄蔽清都。
寇患不在边,豺狼盈天衢。
中外本一家,狎处无诈虞。
承平昧远虑,将相多滥竽。
遂使一统势,分割成魏吴。
不正偾事罪,徒惜蹈义驱。
弹射仍窃位,气燄蔽清都。
寇患不在边,豺狼盈天衢。
这首诗《后出塞和老杜韵(其四)》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和平时期国家治理的潜在危机。
首句“中外本一家,狎处无诈虞”,开篇即指出天下本为一家,人们相处应无欺诈之心,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然而,“承平昧远虑,将相多滥竽”两句转折,批评在太平盛世中,人们往往忽视长远考虑,导致将相之位充斥着无能之辈,暗示了国家治理的隐患。
接着,“遂使一统势,分割成魏吴”描绘了由于上述问题,原本统一的国家力量被削弱,最终分裂成多个独立的势力,暗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以此警示当权者应警惕权力的分散与滥用。
“不正偾事罪,徒惜蹈义驱”表达了对不正当行为的谴责,即使是为了正义而行动,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强调了道德与权力行使之间的平衡。
“弹射仍窃位,气燄蔽清都”指出即便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位,他们的傲慢与嚣张却遮蔽了清正之气,比喻为污浊的风气弥漫于朝廷之上。
最后,“寇患不在边,豺狼盈天衢”以形象的语言警告,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边境,而是内部的腐败与混乱,犹如豺狼充斥在大道上,隐喻了内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教训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担忧,通过历史的镜像,提醒人们警惕权力的腐蚀作用,以及道德与治理之间的关系。
客行有苦乐,但问客何行。
扳龙不待翼,附骥绝尘冥。
梁圭分楚牧,羽鹢指全荆。
云舻掩江汜,千里被连旌。
戾戾旦风遒,嘈嘈晨鼓鸣。
收缆辞帝郊,扬棹发皇京。
狐兔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抚襟同太息,相顾俱涕零。
奉役途未启,思归思已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