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前山爱此山,松吹偏向此中閒。
便教碧草分遥色,长与幽人照晓颜。
不厌前山爱此山,松吹偏向此中閒。
便教碧草分遥色,长与幽人照晓颜。
这首诗名为《不厌》,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不厌前山爱此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超过了对过往景色的满足,体现了他对当前环境的珍惜和投入。接着,“松吹偏向此中閒”一句,以松林的轻风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仿佛在告诉读者,这里正是心灵得以放松的地方。
“便教碧草分遥色,长与幽人照晓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碧绿的草地与远方的景色相互映衬,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同时,“幽人”一词,既指诗人自己,也象征着那些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人们,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每天清晨都能在这片美景中展露微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谢阇黎,十年禁足,玉鞭忘了春骑。
夕阳漫想亭亭影,烘入澄江霞绮。呼角里。
道收拾商芝,移种秦源里。鹧鸪啼起。
便红雨纷纷,道人悟了,作饭了非计。
伤春目,多少蜂酣蝶戏。不是凉州乐世。
散花天姊含颦见,不断花閒兴废。楼笛倚。
便吹彻苍龙,难道悲华意。东风休矣。
只笑也堪怜,开原多事,鹃血渍襟泪。
岩空人悄。澹霜林渲晚,霞天回照。
认一抹林外晴沙,是鹤瘦筇孤,那回曾到。
写出青山,写不尽鹃啼猿啸。
怅平生心事,向平五岳,安期三岛。尺幅平量画稿。
有名家点笔,词仙借抱。
尽缥缈天际归舟,只搅碎秋心,乱蛩衰草。
断梦无痕,又转入玉京仙调。
夜灯青,念君髯影,萧萧吟老。
黯然情绪。西风里,垂杨攀尽千树。
俊游几日共长安,一别翩如雨。待化作、南飞翠羽。
登高重吊佗城古。
怕少日题诗,败壁满尘沙,难认旧时缣素。
相对眼底黄花,尊前绛蜡,临分江管还赋。
鬓丝禅榻袅茶烟,静听风铃语。便绾就、离愁万缕。
来朝难挽斑骓去。
盼得将、梅枝寄,已是冬残,故人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