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愁怜杜子,多病愧相如。
避地风尘里,还家瘴疠馀。
春随南国雁,书滞北溟鱼。
故里劳相问,于今未定居。
长愁怜杜子,多病愧相如。
避地风尘里,还家瘴疠馀。
春随南国雁,书滞北溟鱼。
故里劳相问,于今未定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奉次吴县丞兵后见寄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忧虑和自身的漂泊困顿。首句“长愁怜杜子”借用杜甫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处境的同情,自己也深感忧虑;“多病愧相如”则以司马相如自比,感叹自己身体多病,无法给予朋友更多的帮助。接下来,“避地风尘里”描绘了战乱后的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其中,“还家瘴疠馀”则暗示家乡可能也遭受了疾病的侵袭,回家之路充满艰辛。
“春随南国雁,书滞北溟鱼”运用了雁南飞和鱼传书的意象,表达出诗人与友人音信不通的无奈,春天已至,但消息却如南飞的大雁般遥不可及,书信如同北海之鱼,难以送达。最后两句“故里劳相问,于今未定居”,直接回应了友人的关心,告知对方自己至今仍未能在故乡安定下来,流露出深深的漂泊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后的生活困境和个人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东山何幽深,草木抱奇秀。
古柏动蛟螭,奔湍两崖吼。
敛履入茅丛,石崄步难骤。
盘曲上青空,冷风满怀袖。
柴门望中开,篱疏犬忽逗。
斯须逢一僧,貌古鹤怜瘦。
蓬檐就地形,刳竹通泉溜。
落英走庭隅,池沫鱼吹绉。
磁盂饮菰糜,齿向冰潭漱。
客欢主益恭,无乃过予厚。
主曰岂其然,予心如在疚。
苟不恚粗疏,庶可寡其谬。
玄言互酬咨,妙理绝肤受。
中夜溪鸟飞,天空月当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