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何幽深,草木抱奇秀。
古柏动蛟螭,奔湍两崖吼。
敛履入茅丛,石崄步难骤。
盘曲上青空,冷风满怀袖。
柴门望中开,篱疏犬忽逗。
斯须逢一僧,貌古鹤怜瘦。
蓬檐就地形,刳竹通泉溜。
落英走庭隅,池沫鱼吹绉。
磁盂饮菰糜,齿向冰潭漱。
客欢主益恭,无乃过予厚。
主曰岂其然,予心如在疚。
苟不恚粗疏,庶可寡其谬。
玄言互酬咨,妙理绝肤受。
中夜溪鸟飞,天空月当牖。
东山何幽深,草木抱奇秀。
古柏动蛟螭,奔湍两崖吼。
敛履入茅丛,石崄步难骤。
盘曲上青空,冷风满怀袖。
柴门望中开,篱疏犬忽逗。
斯须逢一僧,貌古鹤怜瘦。
蓬檐就地形,刳竹通泉溜。
落英走庭隅,池沫鱼吹绉。
磁盂饮菰糜,齿向冰潭漱。
客欢主益恭,无乃过予厚。
主曰岂其然,予心如在疚。
苟不恚粗疏,庶可寡其谬。
玄言互酬咨,妙理绝肤受。
中夜溪鸟飞,天空月当牖。
这首清代晓青的《宿东山》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东山何幽深,草木抱奇秀”展现了东山的深邃与自然之美,草木繁茂,景色奇特。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古柏动蛟螭,奔湍两崖吼”描绘了山中的古老柏树和激流,动静结合,气势非凡。
诗人步入山中,“敛履入茅丛,石崄步难骤”,行走于崎岖的山路,环境险峻。然后“盘曲上青空,冷风满怀袖”,描述了山路的蜿蜒和山风的凛冽。进入茅屋后,诗人看到“柴门望中开,篱疏犬忽逗”,生活气息浓厚,一只狗突然出现,增添了亲切感。
接着,诗人遇见一位“貌古鹤怜瘦”的老僧,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蓬檐就地形,刳竹通泉溜”描绘了僧人的居所,简陋而顺应自然。诗人在这里享受着“落英走庭隅,池沫鱼吹皱”的宁静,品尝“磁盂饮菰糜,齿向冰潭漱”的清冷。
主人的热情好客让诗人感到过意不去,主人自我反省是否过于殷勤。两人通过“玄言互酬咨,妙理绝肤受”的深谈,探讨哲理,直至深夜,只有“中夜溪鸟飞,天空月当牖”的景象陪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山的景致和与僧人的交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意境。
为问东风有底忙,吹成疏雪洒林塘。
应知剩馥归香骨,谁拾残英试粉妆。
安得反魂三折臂,漫披能赋九回肠。
枝间赖有青青子,不遣行人折过墙。
水从灵涧来,清泚不可污。
经过我亭下,妙见涓涓处。
见处事如何,欲说岂无路。
百丈生潮头,一勺本性具。
经纪大地间,形势中国著。
江汉荆襄望,河渭关洛固。
衡山折底柱,触石堆滟滪。
沄沄三千丈,瀁瀁四海布。
岂有不岩阻,盈科演然去。
岂有不堤防,润下涣无住。畇畇青山田,渺渺均?注。
荡荡白虹舟,飘飏任奔翥。
来者无终穷,济者无量数。
周流造化功,妙体不竞愫。
寄语观水人,事不在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