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垒对吴城。
如何豪杰干戈地,却入先生杖屦声。
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双清。
东风不解谈兴废,只有年年春草生。
万顷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垒对吴城。
如何豪杰干戈地,却入先生杖屦声。
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双清。
东风不解谈兴废,只有年年春草生。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英雄豪杰、治世理想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开篇两句“万顷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垒对吴城”通过对古代名胜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历史沧桑与静谧美丽的情景。这里,“石琢成”暗示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尚存越垒对吴城”则是历史记忆的留存。
接着两句“如何豪杰干戈地,却入先生杖屦声”,诗人借此反思英雄们曾经的壮举,以及他们最终归于平淡生活的现实。这里,“豪杰”指的是那些有勇气和才智的人,他们曾经在战场上奋不顾身,但最终也只能归隐,听任命运的安排。
“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双清”则是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哲理思考。这里,“古往今来”表达了时间流逝,“真一梦”则是在说所有过去发生的事情都如同一场梦境,而“湖光月色自双清”则表现了自然界的永恒美好,不受世事变迁。
最后两句“东风不解谈兴废,只有年年春草生”则是对历史兴衰无常以及生命力度过时间考验的感慨。这里,“东风不解谈兴废”表达了自然界对人类兴衰成败的漠然,而“只有年年春草生”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豪杰归隐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
共庆清朝,四时欢会,贺筵开会集佳宾。
风流鼓板,法曲献仙音。
鼓笛令、无双多丽,十拍板、音韵宣清。
文序子,双声叠韵,有若瑞龙吟。
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
听清风八韵,打拍底、更好精神。
安公子、倾杯未饮,好女儿、齐隔帘听。
真无比、最高楼上,一曲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