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先生风节高,蚤以文翰驰英豪。
兴来为之写苍玉,便觉满纸生风涛。
长身劲气欲千丈,复有孙枝俨相向。
曾闻鸾凤下云霄,会见蛟龙起春浪。
先生静掩林中居,眼明秋水笺虫鱼。
他年东海访奇古,定载小车求竹书。
西阳先生风节高,蚤以文翰驰英豪。
兴来为之写苍玉,便觉满纸生风涛。
长身劲气欲千丈,复有孙枝俨相向。
曾闻鸾凤下云霄,会见蛟龙起春浪。
先生静掩林中居,眼明秋水笺虫鱼。
他年东海访奇古,定载小车求竹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为西阳萧先生所作的墨竹诗,赞扬了萧先生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情。首句“西阳先生风节高”直接赞美其人品出众,接着通过“蚤以文翰驰英豪”描述其早年即以文章才华闻名于世。诗人运用“写苍玉”这一生动比喻,形容萧先生的文字犹如风涛般激昂有力。
“长身劲气欲千丈”描绘出先生的威仪与气势,而“复有孙枝俨相向”则暗示其智慧如繁枝茂叶,井然有序。接下来的“曾闻鸾凤下云霄,会见蛟龙起春浪”进一步将萧先生比作传说中的神鸟和蛟龙,象征其非凡才情和不凡气概。
“先生静掩林中居”转而描绘其隐逸的生活,但“眼明秋水笺虫鱼”又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知识的热爱。最后两句“他年东海访奇古,定载小车求竹书”预想未来萧先生将深入探索古代的奇异文化,表现出对学问的追求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墨竹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萧先生的风采和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
西江水。
道是西风人泪。
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会君难,别君易。
草草不如人意。
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
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吹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
有明年、调鼎风味。
老病自怜憔悴。
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