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广教因寻古石盆寺》
《至广教因寻古石盆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古寺近田家,山寻石盆差。

化虫悬缢女,啼鹱响缫车。

僧坐树间石,马行溪畔沙。

野香无处辨,归路傍城斜。

(0)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田家:农家。
石盆:形状像石盆的山石。
化虫:纺织娘(一种昆虫)。
悬缢女:比喻纺织娘的叫声像女子被吊死时的哭声。
啼鹱:鸟名,叫声类似哭泣。
缫车:古代用来抽丝的工具。
僧坐:僧人坐着。
溪畔:溪边。
沙:沙滩。
野香:野外的自然香气。
辨:分辨。
归路:回家的路。
城斜:城墙的斜坡。
翻译
古老的寺庙靠近农家,山势蜿蜒寻找石盆之处。
纺织娘挂在树上如吊死的女子,哭泣般的叫声回荡在纺车旁。
僧人坐在树丛中的石头上,马儿在溪边的沙滩上漫步。
野外的香气难以分辨,回家的路顺着城墙斜坡延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至广教因寻古石盆寺》,描绘了诗人探访古寺时所见的田园风光和寺中景象。首句“古寺近田家”点出寺庙地理位置,紧邻农舍,显示出宁静的乡村气息。接下来,“山寻石盆差”暗示了诗人探寻的目的地——石盆寺,以及山路曲折的特点。

“化虫悬缢女,啼鹱响缫车”这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意象,化虫可能是指纺织的昆虫,而“悬缢女”和“啼鹱”可能是诗人对纺织场景的想象或比喻,缫车声则增添了现场的生动感。这里展现了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画面。

“僧坐树间石,马行溪畔沙”描绘了僧人静坐于自然环境中的禅定,以及马儿在溪边漫步的闲适,进一步渲染了寺周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野香无处辨,归路傍城斜”写诗人沉浸在田野的香气中,却分辨不出具体是何种花香,只知随着夕阳西下,沿着城边的小路回家,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归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寺庙图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欣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通士人篇

龙宫既入道,凤阙且辞荣。

禅龛八想净,义窟四尘轻。

香盖法云起,花灯慧火明。

自然忘有著,非止悟无生。

(0)

雨雪曲

都尉出祁连,雨雪满鸡田。

雕陵持抵鹊,属国用和毡。

冰合军应渡,楼寒烽未然。

花迷差未著,疏勒复经年。

(0)

同庾中庶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诗

鹫岭三层塔,庵园一讲堂。

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禅床。

擿菊山无酒,燃松夜有香。

幸得同高胜,于此莹心王。

(0)

入关故人别诗

百年馀古树,千里暗黄尘。

关山行就近,相看成远人。

(0)

齐人为苏珍之宋世轨语

决定嫌疑苏珍之,视表见里宋世轨。

(0)

赠张始均诗

子深怀璧忧,余有当门病。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