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又花朝。愁绪难捎。东风吹绿柳千条。
无怪楼头年少妇,争不魂销。残漏正迢迢。
梦也寥寥。春寒独耐可怜宵。
料得人儿应未寐,衾拥灯挑。
屈指又花朝。愁绪难捎。东风吹绿柳千条。
无怪楼头年少妇,争不魂销。残漏正迢迢。
梦也寥寥。春寒独耐可怜宵。
料得人儿应未寐,衾拥灯挑。
这首诗是潘榕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所作的《卖花声·戏和友人春思原韵》。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一个场景,通过"屈指又花朝"表达时光流转,花朝节又至,暗示着春意盎然。"愁绪难捎"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难以排遣。
"东风吹绿柳千条"描绘春风拂过,柳树新绿的景象,富有生机,然而这美景并未能驱散诗人心中的愁绪。接下来,诗人借楼头少妇的形象抒发情感,"无怪楼头年少妇,争不魂销",说明这样的春夜景色足以令青春少女也为之动情,感到心碎。
"残漏正迢迢"描述夜晚的漫长,"梦也寥寥"则写出诗人孤独无眠,梦境也显得空虚。"春寒独耐可怜宵"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寒冷与孤寂,诗人独自承受这份凄凉。
最后两句"料得人儿应未寐,衾拥灯挑"推测远方的朋友可能也在这样的夜晚难以入眠,只能拥被独对孤灯,增添了思念之情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有的春夜思绪,以及对彼此的深深挂念。
升巍蹑层巅,云陛近百尺。
平生尘土足,到此还几历。
有岩中枵然,斧凿若天划。
玉泉出石罅,雨点散寒碧。
我来供茗事,松鼎煮琼液。
馀甘生齿颊,可以醒醉魄。
永怀鹤发翁,四顾但空壁。
似闻便仙去,山间谩留舄。